2014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2014年校友文萃 > 2014年校友文萃 >

闽南话“五脚架”的来历----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4-11-05  【字体:

闽南话“五脚架”的来历
林翔云(厦门)初30组

    临街骑楼过廊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大约在鸦片战争后的一段时期传入我国的泉州、漳州、厦门一带,为闽南特色建筑之一。行人在这带有骑楼过廊街道的人行道逛街购物,既不怕烈日白晒,也不怕风吹雨淋,边散步边看店边聊天边购物的感觉也是一件令人惬意的美事,而且时不时还有热心的店铺老板请你在过廊道上泡功夫茶,又成为最有闽南特色的一道风景,引得外地人注目相看。

    厦门和漳州、泉州一带的闽南人将“骑楼过廊”叫做“五脚架“、“五脚基”、“五脚器”、“路脚架”。据说这“五脚基”源自于新加坡的“five-foot way”。它的发明者,是十九世纪英国殖民者托马斯•斯坦福•莱弗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Raffles,1781-1826)。

    1822年,在为新加坡制订城市规划时,鉴于当地高温、多雨的特点,并参照当地华人建筑的风格,时任英国驻新加坡总督的莱弗士爵士创建出“five-foot way”的建筑样式,下令临街房屋幢幢相连而建,每幢房屋的一楼都缩回五英尺,连成一条“不见天”的小走廊,以供行人遮日避雨,并供临街小贩就地摆摊。不久,大家觉得五英尺缩得还不够,其后的临街骑楼式建筑,一楼比二楼缩回的宽度,通常多为七英尺,但“five-foot way”的名字还是保留了下来,“五脚器”的叫法也一直流传到今天。

    “five-foot”本意为“五尺”,但英国以前是以国王脚掌的长度为“尺”(英尺),所以有人故意把它翻译为“五脚”,“five-foot way”就变成“五脚路”或“五脚方式”了。后来,华侨将此建筑规范带回泉州、漳州、厦门,成了闽南各地骑楼的由来,所以闽南话将“骑楼”叫做“五脚架”。

    新加坡的张集强先生说,“five-foot way”在马来文中被念作“Kaki Lima”(脚器利马),“Kaki”是“尺”的意思,而闽南籍的华人们则按照自己的习惯,念成了“Goh-ka-ki”(“五脚器”),意为“五尺宽”。

    也有人说,“五脚架”一词源自英语“Guo Gallery”,直译为“仅供政府使用(不准个人使用的物品上的标志)的走廊”,好像有点牵强,所以支持这种说法的人数并不多。

    在“维基百科”中,引用的是台湾李乾朗先生的解释。李先生说,“五脚基又称‘五脚起’,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的闽南移民习惯称街为五脚基,五脚基是直译自英文‘five feet base’一词,故也称为‘五脚气’,系转音之误,意指临街有骑楼的店铺住宅,因法规规定,廊宽都是五英尺”。“脚基”是直译自马来语“kaki”一词。“Kaki”的本意是“脚”,这里是指英尺,是马来语对英语的“feet”一词的意译。

    骑楼(在粤语中亦可引伸为“露台”),潮州人称为五脚砌,闽南语称亭仔脚,客家话称店亭下,是具有浓厚的华南特色的建筑设计,用于唐楼建筑。建筑物一楼临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现时的骑楼一般地下(一楼)用于经商,二楼以上住人。骑楼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

    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来到印度南部的贝尼亚库普尔(Beniapukur),这里气候十分炎热,英国人极不适应。于是,他们在住宅前加了一个外廊以遮强光,造成较为凉爽的环境,很快被当地人效仿,叫它“Veranda”(游廊),英国人称之廊房(Langfang)。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外廊式建筑),随着英国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传入香港、广州,然后再北上到厦门及西入广西,由此可见,骑楼建筑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

    骑楼进入我国南方,很适合南方多雨、炎热等气候特点,很快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并很快与我国南方建筑的特色结合起来,逐步形成闽南地区的闽派骑楼和广东粤派骑楼进而形成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风格。闽派骑楼受当地传统木雕影响,骑楼立面上布满浮雕;粤派骑楼装饰较为简洁,接近欧陆风格,甚至还出现了所谓的仿哥特式、古罗马券廊式、仿巴洛克式等风格。而汕头骑楼因地处闽粤两省交界,风格也介于闽粤之间。

    在中国,除了闽南地区以外,广州、江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龙岩、梧州、海口、武汉、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许多镇市也都有骑楼。而今,厦门的中山路、思明路一带,广州上下九路、北海的珠海街、梧州的大东上下路等都保留了成片的骑楼,其中厦门的中山路还是“中华十大名街”,而梧州骑楼总长竟达7公里,骑楼街道有22条,最长的达2530米,骑楼560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城”。

    同厦门一样,广州骑楼的大规模建设也是始于上个世纪的20年代,是粤派骑楼的代表,在民国11年《广州市内不准建筑骑楼之马路表》和民国19年《取缔建筑章程》的引导下形成了持续到现今的格局。90年代时期广州市沉迷于大型建设,先后拆除了包括中山路、宝华路、解放路和六二三路的大量骑楼,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历史景观破坏。厦门的“五脚架”虽然也被人为地破坏了不少,中山路的骑楼群被整得面目全非,出现许多“四不像”骑楼。现在鉴于民众和海外华侨的强烈呼吁,不敢再有太大的“动作”,总算保护了下来,让我们还可以一睹当年厦门“五脚架”的风采。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2025年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六十八章 清代迁界禁海【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六十七章 厦门【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六十六章 施琅【校友文萃】
[2024年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六十五章 明郑时期台海风云人物【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六十四章 郑经时代【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六十三章 顺治之死【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六十二章 郑成功【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六十一章 黄道周【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六十章 闽南造红夷大炮【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九章 李 贽【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八章 居住在闽南的阿拉伯人后代【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七章 闽南海商货殖文化【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六章 明代闽南商人的海洋开拓【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五章 月 港【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四章 海洋文化与海洋文明【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三章 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与大河文明【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二章 大航海时代下的闽南【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一章 海盗精神与海盗文化【校友文萃】
[2023年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五十章 中国海商与“海盗” 【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九章 西洋海盗 【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八章 俞大猷【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七章 真假“倭寇”【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六章 旧港宣慰司【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五章 郑和下西洋【校友文萃】
[2022年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四章 明代海禁 【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三章 亦思法杭兵乱【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二章 蒲寿庚【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一章 闽南抗元史拾遗【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四十章 忽必烈的海洋大国梦【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遗作)| 第三十九章 世界宗教博览城【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遗作)| 第三十八章 陶瓷之路【校友文萃】
林翔云《望洋兴探》(遗作)| 第三十七章 香料之路 【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遗作)| 第三十六章 海上丝绸之路【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遗作)| 第三十五章 东方第一大港【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遗作)| 第三十四章 闽南十大姓【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遗作)| 第三十三章 闽南人VS南欧人【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遗作)| 第三十二章 “胼趾”现象(遗作) 【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三十一章 闽南人【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三十章 闽南话 【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十九章 历代官话【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十八章 闽南人的“地理大发现”【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十七章 建炎南渡【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十六章 苏颂【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十五章 洛阳桥、安平桥、江东桥和广济桥【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十四章 蔡襄和蔡京【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十三章 神医吴夲【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第二十二章 妈祖和妈祖庙【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十一章 陈洪进【校友文萃】
[2021年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十章 留从效【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九章 开闽王王审知【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八章 开漳圣王陈元光【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七章 漳州【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六章 欧阳詹【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五章 林 禄【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四章 南北朝衣冠南渡【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三章 丰州与泉州【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二章 孙权的海外扩张 【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一章 闽民系和闽南民系【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十章 福建土著文化内涵中的海洋性 【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九章 畲族人【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七章 吴越文化【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六章 中原汉人【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五章 古越人【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四章 农业革命与农业文明【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三章 海峡人【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二章 “沉东京,浮福建”【校友文萃】
林翔云著《望洋兴探》| 第一章 福建的“古早人”【校友文萃】
[2020年校友文萃]
致国光初30组的同学们------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2018年校友文萃]
缅怀郑眀端校长------------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2014年校友文萃]
闽南话“五脚架”的来历----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沉痛悼念我的恩师苏国响----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我的宇宙观----------------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为李娜喝彩----------------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给“完人”打分------------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2013年校友文萃]
“清官”比贪官更坏--------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为迟来的忏悔鼓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爱所有的敌人--------------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游园有感------------------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闽南语趣谈----------------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封建迷信”析------------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中国的节日----------------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草原英雄小姐妹”里面真正的英雄更感动我--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厦门的交通(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2012年校友文萃]
数学、企业管理与政治------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厦门的交通(一)------------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余山老师的“无怨无悔”----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在新侨中学林翔云奖学金颁奖大会上的讲话--林翔云 (厦门) 初30组【校友文萃】
“吴刚伐桂”伐的是肉桂还是桂花树?--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Kuo Kong 还是Guoguang?---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父辈都是英雄--------------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穿 越---------------------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红卫兵”与蚊子----------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南安的过年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2011年校友文萃]
难忘那场病----------------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中秋听香------------------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痛悼张建军校友------------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闽南话里的“我”和“我们”--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2010年校友文萃]
美丽的卡瓦格博------------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感 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温室效应”将“导致”中国和全世界粮食大幅度增产--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樟树》序----------------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猜谜、谜语、谜底揭晓------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2009年校友文萃]
我不喜欢西装--------------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吃花生看命----------------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2008年校友文萃]
我闻故我思----------------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地球变暖是好事”又一新证据--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悼 慈 父------------------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初30组6班的同学们,你们在哪?--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生命在于懒惰,“懒人”创造世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地球变暖”是好事--------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林翔云(厦门) 初30组 [摄影]]
洛阳行掠影(二)----------林翔云(厦门)初30【摄影作品】
洛阳行掠影(一)----------林翔云(厦门)初30【摄影作品】
穷游欧洲(三)------------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穷游欧洲(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穷游欧洲(一)------------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美国西部一瞥(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美国西部一瞥(一)--------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美哉九寨(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美哉九寨(一)------------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最后一片净土(四)--------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最后一片净土(三)--------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最后一片净土(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最后一片净土(一)--------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新疆行(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新疆行(一)--------------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中日韓世博行--------------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永安揽胜(像册视频)--------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江西风景美如画(组图)------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新疆之旅(二) [视频]-------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新疆之旅(一) [视频]-------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少女思春:江西三清山------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人猿泰山?:江西三清山----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巨蟒出山:江西三清山------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迎客松?:江西三清山------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计生口号?:江西婺源------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大厝(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古灵头古迹(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叫不出名字的花(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民居(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在小金门看厦门(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坐在老蒋坐过的地方拍摄----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村头(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苦瓜酒的来历(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烈女庙(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太武山下(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炮弹壳做菜刀(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炮弹壳篱笆(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乡村景象(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硝烟退去(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显灵?(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慰安妇居住过的地方(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模范街(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邓丽君宛在(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历尽沧桑(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离厦门最近之处(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海滩工事(金门)------------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义 山(菲律宾)-------------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台军冤魂碑(菲律宾)--------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王彬雕像(菲律宾)----------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碧瑶SM超市里(菲律宾)------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美军将士碑(菲律宾)--------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海市蜃楼?(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公寓区(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商场(阿联酋首都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沙漠夕阳(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香水街(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香水店(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顽强地活着(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同唱爱拼才会赢(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车与骆驼(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冲沙(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七星级酒店(迪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摄影作品】
[2007年校友文萃]
沙枣花的秘密--------------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林翔云和他的香化王国------姚雅丽 泉州市作家协会【校友文萃】
第六感之谜----------------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2006年校友文萃]
嗅 商---------------------林翔云(厦门)初30组【校友文萃】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