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9年校友文萃 >

缅怀第二故乡杨梅排--------林智育(香港)初21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9-06-06  【字体:

缅怀第二故乡杨梅排
——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
林智育 (香港) 初21组4班


这是作者上山下乡时住过的地方,太阳也一样天天从山后冉冉升起。

    故乡如同母亲,本来只能一个。然而,我在“而立”之年,由衷地又认了至今仍甚眷念的第二故乡——她就是闽西高山峻岭中的一个小山村:长汀县古城镇苦竹村杨梅排。我是一九六九年秋末随同家人从闽南一颇为热闹的小城镇南安县洪濑镇上山下乡到此的。杨梅排是苦竹村其中的一个小村点,当年称之为生产队。全村数十户人家不到二百人,家家户户都姓余。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贫瘠的村点,一下子要安置接纳我们来自城镇居民的四户不同姓氏家庭和知青共计二十余人,其负荷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纯朴的客家人的热情好客一直使我们感到安居温暖。这是多么难得的缘分啊!

    初来乍到,对我而言还颇有一种“告别昨日”,一切“从头越”的新生感觉。不管是严冬腊月,涉水下田,荷锄耕种,播苗插秧;酷暑盛夏,顶住烈日,上山砍柴烧炭,斩竹伐木……这一切,都是过往在城镇中未曾干过的重活。几年下来,练就了一手老茧,一副铁肩。更令我不能忘怀的是在山区的一段民办教师的教学生涯。杨梅排没有小学,小孩子要读书得到邻村的苦竹村村部上学,我那时算得上是第一个杨梅排的村办老师了。十几个高高矮矮,年龄由几岁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在我的带领下在一家低矮的小厅里开课了,琅琅的书声在这僻壤的小山村荡漾。那时是没有工资的,所谓的一点报酬也就是记在簿子上要等到秋后结算的工分了。虽然这点报酬是如此的微薄,但我还是视为一份难得的优差,我可以因此减少上山下田繁重农事的重负。以后又因我教绩得以调住镇中学当上一名堂堂正正的民办教师。岁月如梭,持续了整整十个年头。那儿的乡亲父老,那儿的师生友朋,至今仍活跃在我的脑海里,时有保持通讯联络,久久未能忘怀。

    我旅港至今已三十年了,每逢参加社会活动,我都昂然自称是“一个以长汀为第二故乡的闽南籍香港人”。前年长汀县隆重举办“上山下乡第二故乡”的首次大型联谊活动,我代表从长汀来港的非汀籍人士在贺电中写道:“风起云涌,壮哉闽西行;山高水长,美也泥土情。”又说“此举有助于加强南安、长汀两姐妹城和洪濑古城倆兄弟镇之间的团结与进步,并激发两地人民为繁荣家乡、振兴中华
作出不懈的努力!”而当杨梅排第二故乡的老乡亲们来函征询和要求募捐修路造桥时,我即时发动大家踊跃解囊,予以支持,并寄去自撰的一幅题词:

皆称杨梅  山水有相遇
共拓虹途  风雨携同行

    因为洪濑镇有座杨梅山,而此处又称杨梅排,这可谓天造地设之巧也。悠悠四十载,不忘当年情。追忆往事,浮想联翩,今应长汀同乡会之约,欣然命笔,聊作缅怀之意吧。


作者(中)旅港后荣膺香港长汀同乡会顾问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