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3年校友文萃 >

洪濑水轮泵站--------------黄印尧(厦门)高十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3-02-13  【字体:

洪濑水轮泵站
黄印尧 (厦门) 高十组

  我的家乡洪濑镇,是个较为富庶的地方,因为她座落在晋江上游的东溪边,这里河面宽、水流大,河流两岸形成一片开阔的冲积小平原,河的东边有洪濑街坊,下墩,凤桥,祠口、演顶、侖顶、后厝、福院一块小平原,河西边有西林,小路、园内、下苏和康美鎮更大的冲积平原,在这片肥沃的沙质土埌里,一年四季种植着许多农作物,如水稻、大小麦 、甘蔗、黄麻、花生、油菜和四季常青蔬菜。物产丰富,是附近县乡土特产商品的交易中心。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但人均可耕地面积很少,优先发展农业,保证国民有饭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1954年,国家提出农业发展八字方针,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水是万物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上世纪计划经济年代,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家乡的农田,一年种植早晚两季水稻。水稻是一种用水量最多的农作物,从耘田、育秧、插秧、田间管理,一直到收割都不能缺水,更不能断水。三天不下雨,就必须人工补水。十天不下雨,水田就干裂,禾叶枯萎 ,农作物必然减收。每当夏秋干旱时,地面干裂,社员们都要日以继夜的踏水车取水,用汗水换河水来灌溉水田,这是一种强体力劳动,天天不停的用脚踩踏水车,双腿僵硬,脚板浮肿、起泡,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的。地面干旱,然而东溪的河水仍然花花的流淌着,不为人所用。为解决东溪两岸农田用水问题,公社在东溪祠口处建了一个抽水机站,由于当时缺电,汽柴油紧缺,抽水量少,只能供给洪濑镇边少部份种菜用水。

  1961年,洪濑公社请来工程技术人员勘察,发现东溪洪濑段河面宽,河中有一块冲积的沙滩,将河水分为二个支流,根椐技术人员的设计,抽调生产队社员,疏通加深河道,加高沙滩高度蓄水,提升水位,加大水流量,建筑栏污栅栏,建机坑,安装多台潜水泵,建设一条宽大输水渠道,将溪底的水通过多台水泵提升到岸上水渠,水量很大,水渠到达祠口桥时分成两支水渠,一支沿祠口小溪堤岸引水向北,可以灌溉祠口、街尾、下墩, 凤桥、垻田村的农田,一条附于祠口桥穿过小溪,沿半山坡建造水渠,可以灌溉演顶、侖顶、后厝、福院,陈塘村农田。由于水流大,大量清沏的溪水日夜不停流淌着,润泽着数千上万亩农田,确保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当年,生产队长问我,“你是个文化的人,这水轮泵有什么魔法,不用油、不用电,溪底的水就能抽上来,水的费用非常省,现在不怕干旱了,整年都有水用 ,全年可节省1/4的用工,现在种田舒服多了”。当时我正读高一年,对水轮泵供水原理并不清楚,只能大概的说“是用大溪水的冲击水轮机把水压上来吧”。直到大学,学习物理课时才弄清水泵提水原理,简单的说,水轮泵,由水轮机和水泵组成,用有落差的大流量水流冲击驱动水轮机转轮旋转,再由转轮驱动水泵叶轮,进行提水作业,不用电和油驱动,又称水力抽水机。洪濑水泵站不仅安装水泵,还安装碾米机、发电机。白天抽水、碾米,晚上发电照明,大大方便了周围农家生活。


▲水泵提水图(取自网络)


▲水轮泵机图

  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和废除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成立洪濑镇政府,以及后来的大开发,洪濑街区周边的肥沃高产稳产的农田消失了,取也代之是座痤宽大亮丽的厂房和高低不一的高档楼房。没有了农田,没有用水需求和碾米的需求,不知那一年,曾经润泽庇佑数千亩良田的洪濑水泵站消失了。水泵站虽然消失了,家乡年纪大的人们都会记住她的好。

2023.315.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