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2年校友文萃 >

猴 痘---------------------黄印尧(厦门)高十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2-09-15  【字体:

猴  痘
黄印尧 (厦门) 高十组
 

一、猴痘与天花:

  猴痘与天花同属痘病毒科,是病毒中最大的双股DNA病毒,大小为230-300微米,大多数病毒颗粒呈砖型或椭圆型,衣壳呈复合对称,病毒由髓核、边体和囊膜等几个部份组成。

  1、天花: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天花临床表现有重型和轻型,重型天花病死率约为25.5%,大多数病例出现融合性皮疹和出血现象;轻型天花病死率为0.1%~1.0%。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的一种,人被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经过世代科学家努力,研发出非常有效的牛痘疫苗,接种后会产生终生免疫效果。经过N代人的不间断接种,1980年,人类已宣告消灭了天花。

  2、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与人类天花患者的症状相似。1980年,人类宣布消灭天花以后,天花已不存在,但是非洲部分地区仍然有猴痘发生。2022年5月7日英国科学家报告人的猴痘病例了,至5月20日,在欧洲确诊和疑似猴痘病例超过100例,至6月24日,世卫组织发布全世界猴痘确诊病例数已超过3200例。同时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猴痘的发展史:
  1958年,人类首次发现猴痘病毒,而人类第一个猴痘病例发生在1970年刚果的一名9个月男婴,此后刚果、中非和西非,都发生猴痘病例,并且逐年增多,到1970年,已有11个非洲国家报告了人类猴痘病例。在1996-1997年,刚果,由于水痘和猴痘同时爆发,疫情很严重。2017年以来,尼日利亚也爆发了较大规模猴痘疫情,病死率约3%,2003年,美国首次报告了猴痘疫情,主要与从加纳进口的土拨鼠有关,有70多人感染。2018年至2022年,报告过到非洲疫区游客感染猴痘的病例,涉及以色列、英国、新加坡、美国等。时至今日,美国已报告二万多猴痘病例,我国台湾省也报告2例猴痘确诊病例,猴痘疫情输入我国大陆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出现规模性传播的可能性极低。

三、病毒特性:
  1、分类学位置: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毒病,猴痘病毒分类学位置:属痘病毒科的正痘病毒属,是一种包膜双链DNA病毒,呈长方形,可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培养生长,导致细胞病变,抵抗乙醚,对干燥有较强抵抗力,但易被氯仿、甲醇和福尔马林灭活。56°C加热30分钟,也易使其灭活。

 
▲深黒为猴痘病毒颗粒

  猴痘病毒共有两个不同的遗传进化分支——中非分支和西非分支。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为3.6%;中非分支历史上引起的疾病更严重,病死率约为10.6%,并被认为更具传染性。自从1980年消灭天花以及随后人类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已成为公共卫生中最重要的正痘病毒病。

  2、传染途径:猴痘病毒能够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在人类之间也可以进行二次传播。病毒的动物宿主包括一系列啮齿动物,如松鼠、冈比亚袋鼠等等。人类感染猴痘,主要通过被已感染的带毒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猴痘病变部而受感染;通常由动物传给人,偶也可以发生人传人。一般认为是在直接的、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中,通过大量含毒的呼吸飞沫而传播。另外,猴痘还可以通过感染者的体液或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衣服和被褥)而传播。不过,猴痘的传染性远远小于天花。2022年6月24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在不久前受影响的国家中,猴痘病例主要发生在有过同性恋接触的男性中。目前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猴痘的主要临床症状:
  人类猴痘患者的主要症状与天花患者的症状非常相似,但没有天花严重。

  1、潜伏期: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13天,也可能为5-21天。

  2、猴痘病临床:分为两个时期:

  A、侵袭期(持续0-5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酸痛和虚弱;

  B、皮肤发疹期,处于不同阶段的皮疹几乎同时出现 在脸上、手掌和脚掌上以及躯干部位。皮疹的变化从斑丘疹(底部扁平的病变),一直到小水疱(充满液体的小疱)、脓疱,大约10天左右伴随而来的便是结痂。可能需要三周时间结痂才能完全消失。

  病变的数量从少数几个到几千个,影响到口腔黏膜、生殖器以及眼结膜,有的患者在出现皮疹前,会发生严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病变的出现可能有助于识别猴痘,因为天花或者水痘都不具备这一特征。猴痘症状通常持续14至21天。

五、诊断;
  可以通过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从猴痘患者皮损标本中检测出猴痘基因组片段,快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也可通过病毒分离培养,电镜检查鉴定给予确诊。此外,还有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的荧光抗体法和放射免疫法。

  在人类中,猴痘是一种散发性偶见性疾病,其体征和症状类似天花,但病情通常较轻。猴痘感染者有动物接触史,最初表现类似“流感”的症状,随后皮肤出现疱疹、经历脓疱、结痂后留有瘢痕。鉴别诊断通常包括天花、水痘、麻疹、细菌性皮肤感染、疥疮、药物过敏和梅毒。

六、猴痘的预防和治疗:
  1、予防:
  A、作为一个国家,要限制或者禁止非洲小哺乳动物和猴子的贸易,杜绝病毒的传入。 

  B、常见的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另外,接触已感染的人或动物后,立即用肥皂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照顾患者时也建议穿上防护装备。

  C、疫苗接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接种天花疫苗,在预防猴痘方面的有效性约为85%,我国1980年以前出生的人都接种过天花疫苗,这群人会降低猴痘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情严重程度。目前,国家已安排生产若干数量的“天坛株”天花疫苗作为储备。但是,如果本国没有猴痘疫情,不必全民接种天花疫苗。

2、治疗:
  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无需治疗,患者会自己痊愈。然而,根据病变的暴露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病愈的结果也不一样,大多数病例都能自然康复,少数严重患者也可能死亡。最近在欧洲流行的猴痘患者的病毒为西非病毒株,病死率较低,在大多数猴痘病人的症状会在几周内自行消失。但是,新生儿、儿童和有免疫缺陷基础疾病的人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症状和有死于猴痘的风险。

2022.9.5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