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利器---《清肺排毒汤》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保护着我国各族人民的健康,繁衍、昌盛。广大劳动人民在同疾病斗争的反复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辩证施治的诊治方法,编著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许多名著,这些宝贵遗产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药人的临床诊治工作。 一、防治传染病是中医药的强项 在新冠肺炎的治疗效果方面,中医药学是将病毒与患者二者视为一个整体来治疗,根椐疾病的发展阶段和症状表现不同,从初期、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进行区别治疗,初期散寒祛湿为主,中期泻肺平喘为主,重症期开窍救逆为主,恢复期补脾益肺为主。这种整体观的治疗,不仅能够快速缓解改善症状、减少危重症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发挥自身免疫力,加速身体的康复。 在用药上,中医药发展史上有过多次与疫病对抗较量的经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很多著作和方剂,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中医人可以借助前人留下的方剂进行加减,筛选出最有效的方剂。相比之下,现代医学(西医)对“不明原因的肺炎”的诊治思路,首先是查找病因(原),就需要长时间去做病原分离鉴定,弄清病原。在治疗上,需要耗费长时间去寻找直接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通过杀灭和抑制病毒复制,解救病人,研发有效的疫苗来预防扑灭疫情。寻找特效药和有效的疫苗并非易事,需要花费长时间和巨大的人力物力,对正在流行的传染病来说,就不能及时开展有效的救治,对疫病的防治非常不利。 二、《清肺排毒汤》方剂 1、《清肺排毒汤》拟方人 2019.12,武汉疫情暴发后,葛医师及时抓住核心病机,分析“外邪”(外部环境气候),认为当时我国南方突来寒潮且阴雨绵绵,武汉地处汉江平原,湖泊河流众多,湿气盛,认定新冠肺炎主要是因寒湿而起的,大胆提出外邪(病因)是寒湿疫。对这一提法,王永炎院士曾说过:寒湿疫在近300年来已很罕见,能否准确把握病机是对我们的一次大考,葛又文考对了。他精准抓住这一核心病机,快速拟出一个“普适、速效、决胜”的方剂。他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疗寒湿疫的经典处方,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方剂21味中药有机组合在一起,化裁为一个新的方剂,使其在同等药量的情况下产生几倍量的效果,快速排出体内的寒湿毒。葛医师拟方后,以身试药。他先服了三疗程15付药。其间不断摸脉,查看舌苔,体会感受,在身体无任何不良反应后。又在5岁的大儿子和3岁的小儿子减半试药,一切正常后。2020年1月22日,葛又文先生在第一时间把药方公布在朋友圈。 《清肺排毒汤》组成:麻黄9g 炙甘草6g 杏仁9g 生石膏15-30g(先煎) 桂枝9g 泽泻9g 猪苓9g 白术9g 茯苓15g 柴胡16g 黄芩6g 姜半夏9g 生姜9g 紫菀9g 冬花9g 射干9g 细辛6g 山药12g 枳实6g 陈皮6g 藿香9g。传统中药加,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服完药后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 2、《清肺排毒汤》一炮打响 此方获得许多中医大伽认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他看到葛又文的方剂很赞尝,“融会贯通、古方新用、创新组合”。在武汉一线的中科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通过接诊患者实践,同样认为新冠肺炎为“寒湿疫”……葛先生的处方与专家们对疫病的判断和思路不谋而合。 当时,这么好的中药方剂却进不了定点医疗机构,原因一言难尽,经过多方努力,准许几个患者先试。结果是《清肺排毒汤》一炮打响,在重症患者身上起到很好效果。国家中医药局将,<清肺排毒汤>列为“紧急启动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对河北省中医院一位确诊高烧39.5度重症患者,加服《清肺排毒汤》治疗,1天后,体温、白细胞就恢复正常。良好疗效,使用本方剂的病人迅速增多。临床医生评价:《清肺排毒汤》,真是效如桴鼓!确实能为新冠肺炎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而且重症隔离人员服用《清肺排毒汤》,每人每天成本仅14元,疗效、救治成本双赢,是金子,放在那里都会发光。 3、《清肺排毒汤》是抗疫利器 《清肺排毒汤》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试点开展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确诊病例214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对本方剂的评价是:有速效、高效、安全,费用低的优点,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把《清肺排毒汤》称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巨大作用,国人有目共睹。该方剂是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6版至第9版)中唯一 的治疗各型新冠患者的通治方剂,也是临床救治中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的方剂,战绩亮丽,它是方舱医院制胜的“压舱石”、它让疫情按下暂停键。 中国之所以能快速控制疫情,成为全球抗疫典范,其一是我国制度的绝对优势;其二是中西医结合抗疫,5万多中医药人早期介入、早期干预,早期给药、早期治疗。葛又文的《清肺排毒汤》这样一副下能医感冒,上能治新冠的中药方剂,成为此次疫情防控救治的利器。葛又文,他曾是个民间中医,却在危急关头,用一剂方药,力挽狂澜,挽救无数人的生命,这样优秀的中医人我们应该记住他,宣传他,像记住所有曾经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其他医护人员一样,礼敬他们。 近日,葛又文研发的“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中药复方及其应用”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银奖。该专利是本届中国专利奖中唯一获奖的中药抗疫组方专利。高手在民间,每逢大疫,必现良医,新冠让我们认识了葛又文。 三、振兴中医药学,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 由于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这两种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涌现的中医大伽,很多是从小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教育和熏陶,因而,他们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把握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更符合中医药学科的本质规律。当下,我国小学中学教育,主要是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为基准,因此,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应当从娃娃抓住起,将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让学生们直面接触中医药,培养对中医药的兴趣。 (注:本材料大部份来自百度) 2022.8.24. ------------------------------------------------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治疗瘟疫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先后涌现出了许多治疗瘟疫病的大家如张仲景、吴有可、叶天士、吴鞠通等,他们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如麻杏石甘汤、清瘟解毒丸、银翘散、桑菊饮等,为在治疗瘟疫病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医大师卢芳:利用好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发。针对有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史的人群早发现、早治疗;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用中医中药防止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