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1年校友文萃 >

我国研发出能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黄印尧(厦门)高十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1-11-10  【字体:

我国研发出能预防和治疗
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黄印尧 (厦门) 高十组

  从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暴发流行至今已有二年了,尽管各国政府采取隔离、消毒、扑灭疫点等防制措施,科技精英们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的开展检测、诊断、防治研究,由于各国做法不同,除了中国能把疫情控制外,其它国家防控的效果很差。在研发治疗新冠特效药物迟迟末见报告,新冠疫情仍然肆意妄为。至今已造成2.47亿人感染,近500万人死亡。被人们寄以厚望的新冠疫苗(新冠灭活疫苗、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等都已研发成功,并进入紧急使用,但对于频繁变异的新冠病毒,免疫效果不尽人意,椐报道,打过新冠疫苗产生的抗体消退速度很快,自然感染而痊愈的患者,体内的抗体水平本应很高,可以长时间维持高水平抵御病毒的再侵袭,经监测2-3个月就是开始迅速下降,无症状感染者体内抗体持续的时间更短,所以打过疫苗的人群仍然无法抵抗新冠病毒的攻击。多数学者认为,注射疫苗(1-2次)的人群,只能起到有效减少重症患者的数量,减少死亡率的效果。近年来,在我国流行的非洲猪瘟,各国学者对病毒免疫原性进行研究,一致认为病毒的免疫原性很弱,病毒侵入猪体内基本上不产生抗体,或只能产生很低水平的抗体,所以至今还无法研制出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而新冠病毒疫苗,能使机体产生对应的抗体,抗体水平消退很快。现在主张第三次免疫接种,来提高抗体水平,延长抗体在体内的时间。

  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一样,非常容易产生变异,那个地区疫情越重,感染人数越多,病毒变异就越多。目前全世界已报告了11种入侵人类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而流行较广和危害较大有4种。在英国发现的阿尔法(ALPHA)毒株,在南非发现的贝塔{BELTA)毒株,在巴西发现的伽马(GAMMA)毒株,在印度发现的德尔塔(DELTA)毒株,它们具有传染性高,传染更迅速和对疫苗产生免疫逃避。今年在我国散发的就是传染性极高的德尔塔病毒。对此我们要寻求各个新冠变异病毒共性的对人致病的基因片段,研发出具有广谱性疫苗加以防制。

  对于病毒病,研制对应单克隆抗体,是防治该病的一种快捷方法。单克隆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分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靶向病毒表面蛋白的单克隆中和抗体成为潜在的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手段,它能与新冠病毒结合,抑制病毒活性,保护细胞免受侵害。采用抗体治疗是一种非常完美方法,应用痊愈的新冠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滴度(水平)抗体对后发(生)新冠病毒患者治疗效果很好,前提是前后患者的病原必须相同。由中国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和严景华研究员团队联合研发的一款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RBD的CB6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对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治疗效果很好,新冠CB6治疗性抗体已在美国、欧盟、印度等地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但是对于当前新冠病毒的频繁变异株,则单一位点位的单抗必然失效。因此寻找不同变异毒株共同存在的对人体致病的基因片段,来研发广谱中和抗体必须提上日程。幸运的是,2021年8月1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王晨辉团队、北京大学肖俊宇团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团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谭文杰团队、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发表一篇研究论文,这篇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靶向多种冠状病毒入侵受体ACE2的阻断抗体h11B11;该抗体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及其突变株感染宿主细胞及模式动物,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展现出良好安全性。经过与多种冠状病毒的中和评价,证实抗体h11B11对SARS-CoV、SARS-CoV-2及其突变株病毒均具很好的抑制活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体外大量培育人源化单克隆h11B11抗体,作为预防和治疗新冠病的特效药物。首先对坚持在防治新冠病毒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海关人员和边防战士注射这种抗体,可以使人体在短时间内提升抗体达水平,抵抗病毒的攻击,保证一线人员身体健康。对于患者者,可以立即注射单抗,抑制病毒活性,最后达到消灭入侵的病毒,使患者恢复健康。。

  中和抗体是唯一能在最短时间起到治疗以及预防性的特效药,市场空间极大,且研发确定性高于疫苗。已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疗效,目前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一旦成功,将对我国全面复工以及经济复苏带来重大的积极效应。

2021.11.3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