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国光中学(一) 1、美丽的校园 我的初中高中都是在国光中学完成的。国光中学是解放前梅山一位新加坡华侨李光前先生独资兴办的私立学校。校园里楼房新、教学设施好。校舍按功能分为生活区和教学区,生活区有大膳厅(兼电影院),男生宿舍有东院、西院(一层),有延安楼、延平楼(二层),女生宿舍的新华楼,红砖绿瓦,四层楼,是个标志性建筑,行政办公的遵义楼和教师宿舍光毅楼和师村。中学6年,我住遍4座男生宿舍。教学区有芙蓉楼(二层楼)、南侨楼(二层),梅山楼(二层)和星洲楼(实验楼二层),有个400米跑道和多个篮球场的大体育场。校外还有一个水电站,有自来水塔。校舍环境设施非常完备,师资队伍很好,大部份教师都是从省内各学校高薪聘请来的,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当时国光中学的教育质量是全县最好的,也是省里的名校之一,是当年南安学子向往的学校。
我家住在洪濑东林村,开学了,我与高年级同学步行二个半小时(十公里)到达学校,住进明亮宽畅通风的16人间大宿舍。教室里,每人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有明亮的日光灯、有线广播的喇叭。星洲楼里有梯级教室、有显微镜、有老虎、蛇、鸟等各种各样珍贵动物标本。延安楼二楼,整层楼房的图书,让人眼花瞭乱。有个千人用餐兼电影院的大食堂,每周日晚上都放映电影……,此情此景,与原先在一座黄氏宗祠读小学相比,真是天地之别,怀疑世间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2、严明的校规,纯朴的校风 还记得,当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1)管理有序 大学毕业后,我曾当过大学政治辅导员,深深体会到,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管理实施关系很大。这方面,母校做得很好,有明确的学生守则,有明确的作息时间表,由生活管理组、治保组和班主任执行。清晨起床,晚自修,晚息灯都有老师跟踪管理,比如治保组李东片老师,他管理特别严,学生们很怕他,有的骂他,其实他是我们的严师。 (2)无私奉献的老师 在6年中学期间,教过我的课任老师也有几十个,尽管个别老师普通话讲的不够准确,但他们的教学都是非常认真的。记得初一、二年级语文兼班主任林光权老师,初三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吴府库老师,高中一、二年级化学兼班主任的黄惟良(女)老师,高三年级政治兼班主任的丁家栋老师,都是非常称职的。在任课老师中,我最有印象的是教化学的余山老师,他当时是摘帽“右派”,他自编一首化学元素表歌,让我们加快记下化学元素表。他可以同时二手写字,是个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的老师(如今已95岁高龄了)。在读高三时,教立体几何的潘秉贻老师,他的课非常生动,平面图在他手上一画,真让人显示出立体感,非常逼真形象。教高三物理的李元屿老师,当时已有50多岁了,自愿加班,他从全年段中优选20多位物理学习较好的学生,每周6下年辅导二节课,将高一到高三物理课系统地辅导一遍,我有幸参加了,使我物理进步很大。 我们还清楚记着郑明端老校长做的“中印反击战的报告”,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在高考复习时,政治教研组编写复习提纲中有一段毛主席预言(大意),“为了争夺石油资源,第三次世界大战一定会在中东爆发”。虽然第三次世大战还末爆发,但美帝为夺取石油,已在中东的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发动多场残无人道的战争,预言非常准确。 (3)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 母校非常重视文体活动,每周日晚上都放电影,每年都举行体育运动会、文娱晚会、歌咏比赛。我们班有许多女侨生能歌善舞,男侨生能跑会跳,每次运动会都能取得好成绩。在延安楼后面的灯光球场,经常可见校兰球队与炮三师的“长征”队的兰球比赛, 还记得有位满头白发的师首长场场必到,球技很好,必打半场方休。还见过羽坛大将王文教与汤仙虎的精采表演,学校的文体生活非常活耀。 (4)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那时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到处都是做好人好事的年代,虽然人民生活还很清贫,但民风纯朴,社会治安非常好。每到农忙季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附近生产队帮助农民伯伯割稻子,踏(车)水抗旱。记得高二时,班主任黄惟良(女)老师还带着年小的儿子与我们到登埔大队住宿割稻子。通过劳动,使学生养成一种爱惜粮食,爱好劳动的习惯。我刚入学的1958年,全国掀起“大炼钢铁”运动,学校也停课。高年级学生与老师一道上八都山砍树烧炭,在食堂边建兩座土高炉,拉风箱炼铁。我们低年级同学到芙蓉溪,用脸盆淘铁粉做炼铁原料,当时天很冷,但大伙干的热火朝天,铁水真的炼出来,敲锣打鼓出喜报。读高中时,学生参加军训,学校对面的炮三师还派解放军全程教导,我当时学习有线电话兵。在1959一1961困难时期,我班在东院与延平楼间空地垦荒种上许多南瓜、大包菜……,这些依然记的很清楚。 国光中学,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和一批学识渊博、品德兼优、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教师精英队伍,成就了南安县最好中学之一,培育出成千上万的国光学子,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为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202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