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20年校友文萃 >

作 牙 与 尾 牙------------陈辉龙(泉州)高中87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20-01-10  【字体:

作 牙 与 尾 牙
陈辉龙 (泉州) 高中87届

笑问厅前土地公,汝知今日是尾牙?

小时候,在老家的农历里,除了法定的节日外,还有很多农村自己的节日,比如佛生日、普度、作牙等等。虽说它们的主题思想基本上都是敬鬼神的,但主要内容终归还是吃,所以最受我们小孩子欢迎了。瓜菜年代,吃为上,谈其它的都是扯淡。这其中又以作牙最为幸福,因为佛生日、普度的饭菜虽然会来得更猛烈些,但有暴饮暴食、大吃大喝之嫌,不经济,且一年只有一次,不过瘾。而作牙虽略显俭朴,但却能细水长流,可持续性很强。

作牙一个月有两次,分别是在每月的农历初二和十六,跟着节气走,很是合理。仪式一般都在中午,这也是我们最饿最馋的时候,相当给力。为何叫作牙呢?怪怪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补假牙,我们估摸应为祭牙才对,两者闽南语发音相同,打个牙祭,哄一哄嘴空,事实好像就是如此嘛。干吗要作牙呢?听妈妈说,这是用来敬土地公的,求他老人家保佑一家大小脚手筋定,我靠,村长大的官也这般嘚瑟,看来真的是县官不如现管啊!至于为何要一个月两次呢?我们合计一下,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土地公太多了,又离我们近,“田头田尾土地公”,谁也得罪不起,闽南俗语说:“得罪土地饲没鸡”。所以说孝敬他们应该是常态化而不宜一次性,以便长期达到“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效果。土地公真有哪么灵吗?有联曰:“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哪怕你小子多财,不烧香瞧瞧”。那些年,我们这帮混小子就常在大人背后偷议论,那土地公吃肯定是吃了不少,你瞧他那肥头大耳、满面红光的样子就知道了,但好像也没联中说的那么神叨吧,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在帮妈妈烧香时许了一个愿,让我期末考试能得双百,结果呢,奶奶个熊,一门良好,一门不及格,吃了父亲好几个栗枣!

当年,祭品是很简单的,除了饭还是饭。有时是咸饭,比如芥菜饭、高丽菜饭、萝卜饭等,瘦瘪瘪的没什么油水。但聪明的我往往会在烧完香后,趁妈妈不注意时,遛到灶房偷偷挖上一勺猪油,塞在饭底下,蹩到一旁巴囵吞,那个润啊,一整下午都在打油香嗝!有时是捞饭,这里说的捞饭可不是现在酒店里的鲍鱼捞饭或者海参捞饭,而是稀饭煮到米粒刚好熟透,用竹篾勺捞出的白饭,盛上一碗,就可以敬土地公了,敬完后,才轮到我们。这时能不能吃上捞饭还要看妈妈的心情呢,不高兴时,蓦然回首,把饭又“唰”的一声倒回米汤里,继续熬成稀饭,望穿秋水的我们只能悻悻地收起了口水,心里直嘀咕“乞丐婆体”。心花开时,捞饭让你吃个够,外加一碗红烧肉豆腐,咿呀呀,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家别笑话,一碗干饭,在如今人眼里不算什么,但在当年,对我们来说,却是相当珍贵,它能让一个农村孩子幸福一整天。抹完嘴,我们这帮馋鬼又开始凑一块瞎议论了,看来这土地老爷子人还不错,接地气,不挑食,忒亲民,比起那些处庙堂之高,整天绷着一张解放军脸的所谓将军、元帅、大王们和蔼多了。有联为证: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总要吧。横批:尽管端来。

尾牙就是一年当中最后一次作牙,相对平常时,就隆重多了。一般人家都会搞一副“三牲”祭奉。所谓“三牲”,其实就是三种肉品,那阵子,农村能拿得出的,无非就是猪肉或鸡鸭鱼,有时凑不齐也可用鱿鱼等干品衬一衬,以昭心诚。因为吃完这一顿尾牙,再过一个星期(腊月廿二)就是“送神日”,据说在那一天土地公就要上天去参加年终总结会议,让他吃好一点,希望他老人家能够“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这些是不是真的有待再次瞎议论,眼下我们关心的还是吃的问题,这回饭肯定不会再变成稀饭了,一不小心还会有红烧猪脚或四物炖番鸭什么的侍候着,让你撑得不要不要的,真个倍儿爽!有道是:“未曾到房香先妙,无是豁嘴涎自流。笑问厅前土地公,汝知今日是尾牙”。

参加工作后,搬到城里住,才发现,城里人对作牙的重视程度一点不亚于农村。每逢初二、十六,满街望去,店门前、走廊上、楼梯口、小车头 ,一个个香筒香炉烟雾缭绕,一个个善男信女阿弥陀佛,看来,城里人也不一定都姓马列。只不过,城里就是城里,祭品不像农村那么单一,老是饭啊饭,有的是方便面,有的是面包,有的是饼干,有的还会来上一束鲜花···样品丰富多了,但总的来说,还是跟农村一个调···简朴。也许正因如此,才使得土地公不仅在乡下深得人心,在城里头也混得风生水起。另外,城里头的尾牙明显也要比乡下热闹多了,原因是城里的商家和个企较多,老板们除了要敬土地公外,照例还要在这一天摆上几桌,宴请一下雇员和伙计,感谢他们一年来的辛勤劳动,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员工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土地公。每到这一天,大街小巷的酒楼饭馆几乎家家爆满,觥筹交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年夥计酬杯酒,万户香烟谢土神。听老一辈人讲,早期的尾牙宴,除了祭祀土地公、犒赏员工外,一般商家或工厂要解雇夥计或工人都是利用“尾牙宴”这一餐来暗示,比如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要解雇谁,或者是将要被解雇的员工的筷子倒放···不过,这种风俗现在都已绝迹,员工们根本不用再担心这个,可以“跷脚捻嘴须”地跟老板平起平坐,放开肚皮大吃大喝,偶尔发点小酒疯,或借着酒劲放肆地和女同事撞个杯卖句荤段什么的。这是一年中最有人情味的一次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宴会,一切思乡、怀旧、苦痛和喜悦等情绪皆可从这里得到最好的宣泄。尾牙一般都是停工的标志,吃完这顿饭,员工们结清工钱,买点年货,就盘算着回家过年,主人家则开始要忙活着清账了。

现如今,曾经在农村与作牙同是哥们的佛生日、普渡都不大喘气,没有以往的热闹劲了,纠其原因可能就是过于铺张浪费,过于神吵鬼闹,不合乎我们的传统美德。倒是作牙和尾牙,人们依旧是秉承千年的遗风,朴素,但有力量,“福德福是德,正神正为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有别于一般迷信:可视为一种信仰,一种对幸福生活的企足而待;可视为一种敬畏,一种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的劝善规过;可视为一种传承,一种常怀感谢拥有的感恩之心;又可视为一种乡愁,一种出门在外对家乡、对土地的情感寄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