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8年校友文萃 >

夜宿小山村----------------林少瑜(福州)高中78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8-10-16  【字体:

夜宿小山村
林少瑜(福州)高中78届

    清晨醒来,我轻轻地推开窗户,一股带着田园青草味和泥土芳香的空气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

    伴随着一缕缕金色的光芒,太阳出来了。山村清晨的阳光是宁静淡雅的。偶尔传来的鸡鸣声和牛的嗷叫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附近农舍的屋顶上,烟囱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

    昨晚,我驱车在弯曲的山道走了二个多小时,临近午夜时分才来到这个海拔近千米的小山村,探望我的山村友人老谢。去年夏天,我第一次到这里的景区游玩。那时正值暑期,景区的宾馆、各个景点都爆满。我到“天池”景区游览后,就没了继续游玩的兴趣,便信马由缰地到附近的山村、农舍走走。当我来到一幢四层的楼房前,遇到村民老谢,他热情招呼我到楼里大堂泡茶、聊天。这幢楼房刚盖好不久,老谢准备把它做为客栈,把屋前屋后的田园、山地开发成农业生态园招待顾客。感觉就像多年未见的好友,我们一起聊家常,聊山村的往事、民俗,探讨客栈、农业生态园的发展前景,一直聊到深夜,我们便成了好朋友。

    早餐时,老谢告诉我,这个小山村一共有14户人家,人口计100人,每年农历四月播种,农历八月收割,因为高山区,只种单季稻。他们的祖辈原来都住在不远处的山下,这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人都来山上盖房居住了。原来的老屋子只剩下一、两户人家居住。旧村落一带的梯田很美,老屋都有近百年历史,值得一看。

    朝阳刚刚升起,弥漫的雾气渐渐消退。我沿着山村农舍、弯曲山道走下去,在远处杂草丛生的山坡上,一大片灌林丛,居然是茶树。我想这就是老谢招待客人的“野茶”吧。以前,这里盛产茶叶。后来许多茶山变成景区,加上种植、采茶的人工费也贵了,天长日久,茶山荒废了。现在村民只是每年清明时采一次。“野茶”味道清香、滋味甘醇,成为小山村的特产,深得来往客人的喜爱。

    在路上我遇到一位挑着香蕉的村民,便上前热情地打招呼,询问这香蕉是哪里买的?这个村民告诉我,这是山里的野生香蕉,很好吃,他昨天到山里采摘,现在准备挑到景区门口卖。他掰下一个香蕉让我尝尝,又指着路边一排蜂箱说:“这是我和弟弟养蜂的蜂箱,还有好几百个蜂箱放在其它地方。哪个地方山花多蜂箱就放在哪里,我们出的蜂蜜绝对纯天然。‘’ 

    我又转到盘山公路,继续朝梯田、老屋子的方向走。走走停停,一路观景,发现自己好像迷路了。正好前方来了一位挑柴的农妇,虽然这担柴有七、八十斤重,她仍然步履轻盈,腰背部挂着一把柴刀。我向她询问老屋、梯田的路,她停下脚步,热情为我指路。在她的指引下,我沿着石阶山道向山下的老村落走着,路边有家旅游的客栈,边上有间牛棚,只见一只老黄牛正呆呆地趴在门口,象尊雕像,大半天连眼睛都懒得眨一下。不一会儿功夫,对面山上一排排梯田映入眼帘。

    山上山下,一层层绿色梯田。依山开出的梯田有几十层,真像是架了云梯上青天。几幢老屋掩映在翠竹山林中,好一派“桃花源”的仙境。我刚好遇上一位劳作归来的村民。他告诉我,这些梯田有二百多亩,是祖先开垦的,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八年前,村里的“天池”等景区开发,游客络绎不绝,很多村民去开农家乐、土菜馆了,有的外出工作,村里没有劳动力,梯田只好荒了。他指着边上的竹林说:“连山上成片成片的竹林也没人要了,只有春天时挖些笋晒笋干卖。听说有商人想利用梯田和老屋,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只是说了一、二年没见动静……”

    在大山深处居住着的山民,他们勤劳、纯朴、善良。他们与大山朝夕相伴,守着星星点点的块块山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经,这是一个贫穷的地方,老百姓在贫瘠的土地里刨食。如今的小山村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正一步步奔向小康生活。

    古朴的民风、典雅的古屋、美丽的梯田,我心中永存的美好……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