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8年校友文萃 >

回想旧时北京1-------------郑波光(厦门)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8-06-29  【字体:
回想旧时北京1

天安门广场
——回想旧时北京1
郑波光(厦门)高五组

    我喜欢北京。1963到1992,我在山西省工作前后29年期间,回家路过,还是参加学术会议,或者特意去游玩,次数可是不少。应该有20多次。但是1992年全家人调动回到故乡以后,再没有一次专门去过北京。我这里说“旧时北京”,这个“旧时”不是民国以前,也不是解放以前,只是文革时期的1972年前后。

    最近翻开四十年前日记。当时还在沁县中学,1971年12月31日,我决定1972年元旦前回到福建省老家享受探亲假。当年每一次探亲假,我都走北京,可以随便探亲访友。

    我翻开1971年12月31日日记,明确写明“北京光明日报社”,就是这篇日记是在北京光明日报社写的。我30日坐汽车从沁县到太原市,然后坐火车31日到北京。当时传说北京不让进,结果没有这回事,到北京买中转的火车票挺顺利,出北京站也没有麻烦。出站后,在北京站饭店吃了早饭。便搭20路到天桥,然后步行到光明日报社,开始找不到在这里工作的慧文同学。后来跑了冤枉路到西瓦厂光明日报宿舍又返回光明日报社,正在与门房交涉,看到慧文与金涛他们准备贴门口橱窗照片。慧文见到我马上引我上楼在他的宿舍安顿下来。我睡了一觉直到下午两点钟才起来。

    当时光明日报社地址在北京虎坊桥。午睡起来我上街到大栅栏商店逛逛,发现食品品种比以前丰富多彩,吃了饭,我信步从前门直至天安门。我首先再次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我注意到纪念碑前面的广场上,新增加“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巨大标语,横贯广场,两边各增加两个巨大的标语柱。这一切,都是用三合板或者五合板做的。

    短短的冬日,不到四点太阳已经偏西,一切都沐浴在夕阳的光辉之中。人民大会堂顶上紧挨房檐的金黄、碧绿的琉璃瓦,在阳光斜照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我渡过金水桥,仔细端详天安门城楼,那毛主席检阅游行队伍经常站的地方,看那金碧辉煌的雕梁画栋。然后,我到王府井,逛逛书店,游览百货大楼,这才又返回光明日报社。

    我从日记记载的四十七年前的天安门广场,是平时的天安门广场,不是盛大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但是,今天回想起来,却有一种亲切怀念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纯属个人的感觉。

2018·5·28·厦门前埔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