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信 一天,和朋友聊起关于为什么容易对亲近的人发脾气的话题时,她说人们日常所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好像我也有类似的感受。为什么我们容易向亲近的人发脾气呢?也许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亲近的人有更多的期望和要求,或者说我们在他们面前可以表达出更加真实的情绪并且感到安全,因此情绪比较容易出现波动,不知不觉脾气就冒出来了,尤如火山爆发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 朋友说,在读中学的时候,刚好处于青春期的懵懂和叛逆阶段,少年不知愁滋味。父母要是喋喋不休,唠唠叨叨,或者做的哪些事儿要是不那么周到,就会觉得特别不耐烦,一下子火苗就窜出来了,火药味十足。突然有一天,发现课本里面夹了一封信:“女儿,妈妈老了,看电视经常记不住哪个台,想说的话总是要说那么多遍,才能表达清楚,你能不能多一些耐心,就像你小时候什么也不会,妈妈教你时一样。”当时正在上课,泪水忍不住就掉了下来。从此以后,朋友对她的母亲就多了一份理解,对妈妈也越加地尊重。 其实,我也想写一封信给妈妈,想感谢她从小到大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总是碍于面子,或者是因为我们不善于表达我们的情感,平时我们对亲人的情感表达,更多只是停留在思想上,而付储行动的往往很少。每当节日,总是想着法子花些心思,给父母买些什么,以此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其实,父母不用我们给他们买什么,比如我们给他们买的衣服,他们总是珍藏起来,舍不得穿。给他们一些钱,他们也舍不得花。而逢人总是说:“你看这是我们家儿子给我们买的东西,不错吧?”想想这些年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回家越来越少了,一回家看到妈妈忙这忙那的,操持着繁重的家务,好像全世界的事情都是她在操持,永远也做不完。妈妈的生活很节俭,但对我们她却从来不会苛刻,一直以来我们的生活起居都是她在打理的,将这些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井然有序。想想以前,对妈妈总是大呼小叫的,一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埋怨起来,想想这些心就有些痛,鼻子有些酸酸的感觉。 朋友妈妈的信,就是天下父母给儿女们的信。请对父母好一点,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一些关爱和尊重,不再随便和他们发脾气。 此文曾发表于《太原日报》副刊憩园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