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7年校友文萃 >

我认识的张高贤校友--------李成统(南安)高十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7-12-22  【字体:

我认识的张高贤校友
李成统(南安)高十组5班

    张高贤校友的名字,已为诸多海内外国光中学校友所熟悉。

    人与人之间,从相识到相知,也是一种缘分。高贤学长大我2岁,早我2届。1958年秋,他离开母校国光中学到厦门化工学校就书。那一年,我刚进国光中学念初一。我们虽是校友,因时空相隔,彼此根本互不相识。

    我第一次见到(认识)高贤兄是我61岁那年。2004年7月7日至12日,高10组5班同学在旅居港澳的班长陈健和黄书齐同学的大力支持下,阔别了40年,已是花甲之年的同窗好友在香港欢聚。期间得到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的热情招待。已御任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会长、香港校友会永远荣誉会长的张高贤校友热情地于荃湾金龙船海鲜酒家另设私宴招待我们。我就是在这样的特殊的场合和时间认识高贤兄的。

    2004年11月初,高贤兄惠赠我他的自传佳作《一代人》。我怀着好奇心,不经意地翻开书一读。岂料一下子就被他那朴实流畅的语言、幽默风趣、坎坷起伏的人生故事和所阐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迷住了。我一口气读了两章,没几天就读完全书。张兄的个人经历,是一代归国侨生经历的缩影,也是我们这代同年龄段人经历的真实写照。自传《一代人》有很强的时代脉搏,很强的现实感,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和对那个年代历史状况的体悟,令人感同身受,如烟往事,催人泪下。按捺不住内心的平静与激动,2004年11月20日我以“雨后天晴苦去甜来”为题写了一篇《一代人》的读后感,寄给张兄,没想到我的读后感和许多作家和校友的文稿都辑编入张高贤编着的《流月涛声》一书。

    读完《一代人》,我对高贤兄有了初步的认识,觉得他是一个有自信、自尊、自强不息的人;一个聪明好学、多才多艺、善于思考的人;一个胸怀坦荡、凡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近十几年来,我们高10组5班的同学经常组织聚会和国内外旅游,高贤兄多次参加并资助。我和他接触多了,联系也多了,了解也就多了。我是芙蓉家乡人,也是教育界人士,耳闻目睹了母校国光中学举行的周年校庆活动和广大校友在事业有成之后,感恩母校,捐款与赠物,为母校的发展尽一分力。高贤兄就是许多情系母校的校友中之其中一位。

    30年来,高贤兄和母校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99-2003年,他和李民益、戴建国校友一起倡导开展“爱心助学工程”、“回校日”等活动;他倡议及牵头与陈鼎追、蔡月明、巫庭光校友共同出资编辑出版《思源——忆母校国光中学》、《涌泉——怀念母校国光中学》两纪念文本,献给国光中学60周年校庆;他还与我的同乡宗贤李金聪校友捐资约13万元人民币购买空调设备赠送母校;监制出版由林智育校友作词之 CD《国光中学校友之歌》;2013年他和庭光赞助港币10万元监制出版《感恩组歌》视频,献给李光前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创办国光中学70周年庆典。

    更让人感动、让母校师生称快的是:2011年他和巫庭光校友各捐资20万元,许惠卿19万元,陈健8万港币,......,作为启动基金,还有与李铁圣、刘向东、吴浩沛、黄敏敏、吴建业、林翔云、李克文等校友筹建成立“国光中学校友感恩基金会”,得到海内外校友的拥护与支持。六年来,感恩基金会的业绩辉煌,芙蓉网上的《人性至美感恩之心——<国光中学香港校友感恩基金会>创建始末》有详细介绍,在此,不予重复。(芙蓉网链接http://www.fu-rong.cn/shtml/447/2015051915093.shtml )

    2016年1月1日下午,我有幸作为老校友应邀参加感恩基金会和国光中学2015年度受助学生座谈会,耳闻目睹了受助贫困学生的喜悦之情和感激之心,深深地体会到感恩基金会“奖教助学” 之举对母校师生起着极大的鼓舞和实际的贡献。由此,我对这位30多年来心怀母校和老师,感恩校主李光前及其哲嗣,几十年来一直和海内外校友保持联系的高贤学长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最近惊闻张兄辞退“永远荣誉会长”一衔,我虽不赞同此举,但我相信他的决定必有他个人的原因。虽此,我相信他绝不会忘怀他的母校情怀和感恩之心,我相信,他会承前启后地投入感恩基金会的工作,把感恩基金会越办越好。

    我也衷心希望高贤兄淡化过去曾发生过的一些不愉快之事,“一笑己经风云过,谁愿记沧桑” ,以包容之心,一笑了之,把恩怨忘却,将真情留下,这是海内外广大校友所希望看到的,这样大家会更敬重你。

2016年10月30日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