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 最近追剧,喜欢上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当看到剧中的一句台词:“游子在外,都不敢看月亮,太冷清怕触动那根离愁别绪的弦。”一下子便戳中了泪眼。是啊,所有的触动就像天雷勾动了地火,那种情绪一下子就被渲染到极致。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了这岁月的不定和无情。千头万绪只因那轮明月牵引了你的那根离愁别绪的弦,触景生情,胜却人间无数的痴痴我我。 转眼之间又到了中秋节,从古到今,节日于我们有很多特殊的意义,我们给了节日很多外在和内在的附拥,让一个节日充满了丰富的附属,你或许会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把酒言欢,对酒当歌,又或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现在的人类依然有古人的风雅,拜月饮酒,以及向所有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纷繁褪去,你和所有的人相拥别离。不管在哪个时间,在什么空间,我们都有可能以一种不确定的方式相遇或者重逢,花开月圆终有时,期待在某一个转角相逢。 我总认为岁月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我们只不过是岁月路途上向前匆忙赶路的一个点。因此,路遇了很多风景,很多人和事,也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很多风景,很多人和事。在路上,我们一直在寻寻觅觅,或者是因为在寻一个人,一处风景,一件有趣或者无聊的事。这或许就是一个人的虚无与快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着一轮明月如此深情地袒露过心迹。“遥遥相对,满天清辉;再从容看一遍,欢若鱼水;忍不住一时凭空依偎;岁月有痕,都在心扉。”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写照,如此合时宜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突然想起了苏轼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中秋节苏轼想起了他的弟弟苏辙来,平日里,在兄弟当中,苏轼和苏辙联系最多,我们可以从词和书信往来中看出来。中秋节理应是家人团圆的时候,无奈时空阻隔,无法与亲人把酒言欢的那种愁绪不禁油然而生,苏轼向来乐观旷达,在短暂的失落后便释然,认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向天下所有的人致予节日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写得那么动人和凄美。其他人有时候也会像苏轼那样在中秋节感叹这离合,就像《那年花开月正圆》中说的台词那样:“其实我们所有人呐,都是过客。你看啊,夫妻、父女、君臣,早晚都得散,只不过是,早几天,晚几天罢了。就是因为早晚都要散,所以啊,聚的时候就要铆足了劲的开心,等到散了,谁也别惦记谁,各自往各自的下一站奔。再找,新的开心。”世间所有的相遇都会散去,这台词写得纵然有些残忍,但也是真切的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只是,不管世间如何变幻,在兜兜转转的离合当中,在这样一个中秋节里,我只想给你们带来真诚的祝福。希望每一个节日,都能够快乐起来,希望每一个满月,都是花好月圆。 (本文刊于2017年10月9日《海丝商报》副刊九日山)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