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校友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7年校友动态 >

土地公与土地婆的传说------杨民兴(南安)高十一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7-01-03  【字体:
闲情偶录

土地公与土地婆的传说
杨民兴 (南安) 高十一组2班

    “福而有德千家敬,正则为神万世尊。”这幅对联大家都很熟悉,一看就知道它是土地公对联。

    土地公又称土地神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他虽然是众神中一位最末等的芝麻官,可是在汉族民间信仰当中,却是极为普遍。他是汉族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现在,凡是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十分诚心祀拜土地公。 在中国大地上,几乎到处可见石砌的、木建的小小土地庙。香火十分兴旺。

    在中国民间,土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因此土地公还被商家奉为守护神。据说他还能使五谷丰收,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进家里祭拜。特别在咱闽南人家中,一般家庭的厅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没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十六,在家门前设香案、烛台、供品祭拜。不过一般农家则是在每月初一和十五,都要祭拜土地公。

    土地公的前身,源于古代的社神。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可不像土地神,这样官微言轻,而是地位显赫,在神界数一数二的大神。原来,社神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土地的崇拜,土地为人类提供了活动场所,土地生长的万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故人类感激它、崇拜它。很早开始,就有人对社神的祭祀。”祭天与祭社(地)是古代两项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所以说社神的地位非同小可。

    进入封建社会后,原属自然崇拜的社神逐渐人格化、社会化,社神的地位不断跌落。社神就像一位仕途失意的官宦,逐级降职。虽然由皇帝专祀的国家的社神祭祀不断,但失却了民众的参与,名存实亡。倒是那些遍布各个角落的小社神(俗称土地神),群众还是十分诚心祀奉。至明代,土地神已遍及全国每个乡村,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桥头土地、栏头土地、灶头土地、田头土地、山神土地……名目繁多,凡是有土地的地方皆有土地神的存在。

    关于土地公的传说,有很多故事版本,不胜枚举。在这些众多的传说中,尤以如下二则,较为盛行。

    第一个传说,话说周朝有一位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即公元前以前一百三十四年)。自小非常聪颖,对父母相当孝顺。三十六岁时,官为朝廷总税官。他为官廉正,勤政爱民。体恤民间疾苦,做了无数善举。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百零二岁。他死后,因为在古时人类喜欢留着长胡须,张福德寿终三天后,容貌仍然不变,宛如活人一样安详。很多人前往瞻仰,皆大声称奇。群众想起张福德生前为官廉正。深深感念他的恩德,念念不忘,非常怀念他。有一个贫户人家,用四块大石围成石屋奉祀。岂料真有奇迹巧合,虔诚信仰福德的这户穷人,为时不久,由贫家变成富裕之家。究其原因,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马平安。乡里人看到此事,集议筹资兴建福德堂一座,以兹报答,并求取平安富裕。庙宇完成之后,还根据他的画像,塑了一座金身,供众人膜拜。自此以后,土地公神真灵显耀,香火绵延。各地纷纷仿效,因此,土地公神庙传遍各地。群众不管什么方面有问题,都到土地公面前祈祷。因土地公凡事有求必应。灵验异常。很多有心人们,把他安放到厝内,以求合家平安祯祥。此事不久传至朝廷,当朝周穆王,念其老实廉政,赐号“土地公”。并颁赐联一对“福而有德千家敬•正则为神万世尊。”此事传出之后,百姓更为敬奉。中国以前还没有佛教,就有土地公神了,因此成为万神之冠。不久,有些生意人,看到贫困农户,膜拜福德正神,能由贫转富,也纷纷仿效。故生意人也常祀之,以求生意兴旺发展,财源广进。

    另一个传说,说的是周朝有个上大夫,他的家仆张福德,主人赴远地做官,留下家中妻女。时光很快过去一年有余,幼女思父心切。张福德念其幼女一片孝心,自告奋勇,带着幼女上路寻父。行走数天,途中忽遇风雪交加,一连下了几场大雪。可怜幼女年纪尚轻,冻得浑身乱抖。福德于心不忍,脱换外衣,紧紧裹住幼女。因天寒地冻多天,福德冻得浑身发紫,终于冻死途中。临终时,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意思为忠仆福德之封号。后来,幼女找到上大夫,述说寻亲路上,福德尽力忠心护主。上大夫念其家仆忠诚,建庙奉祀。张福德忠心救主的故事传开后,周武王听后,非常感动地说:“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从此之后,奉祀福德正神慢慢传开,遍播全国各地。

    “尪走某戴,扁担布袋”,土地公的配偶,就是土地婆了。她的出现,就比土地公少得多。这并不是因为她面目可憎,事实上很多土地夫人姿容甚美。真正的原因在于她爱说实话,所以受到人们的误解,甚至批评她。

    据说当年玉皇大帝将土地公下放到凡间时,曾问他有什么希望。土地公很有头脑,回答的条条是道,一番话语冠冕堂皇,让玉皇大帝听了十分高兴。他说希望世间的人个个富裕,丰衣足食,年年有余,天天歌舞升平。土地婆听了之后却说:“这样不行,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大家都富足了,就没人愿意做辛苦的工作。有了差距才能分工合作,各自自力更生,努力奋斗,才能勤俭致富。这样,社会才会发展,人类才会进步。”据说世间的贫富差别就由此而来。

    还有当年,当土地公下到凡间后,见到孟姜女千里寻夫,因为其亲人去世而号啕痛苦时,哭倒万里长城,出现丈夫范喜良的骨骸,土地公不由起了恻隐之心,想将死者复活。又被土地婆拦住,她说“生死乃因果轮回,不可随便更改。如果人人都长生不老,这世界岂不沦为人吃人的世界了?”土地公听完后,也只好打消了自己的想法。

    就是因为这两件事,老百姓一般都把土地婆视为“恶婆”,不给祭祀。所以说,有很多地方,只有看到祀奉土地公,没有土地婆,应该就是这个缘故吧。

    由于人们的偏见,真正冤枉了心直口快的土地婆。

    以上所说,就是土地公和土地婆的传说。这样,你大概也知道点他们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了吧!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