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6年校友文萃 >

寻找当年《迎亲伯》--------杨民兴(南安)高十一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6-10-30  【字体:
闲情偶录

寻找当年《迎亲伯》
杨民兴 (南安) 高十一组2班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肯定蒙了。寻找《迎亲伯》?什么迎亲伯?在那里?是谁?一个个疑问,把大家都急死了!

    别急,既然看到了,就慢慢听我解释,好吗?说起这个故事,还得从前天十月二十七号,国光校友芙蓉网刊登了初29组许慧玲同学《晒照片,忆往事》一文,并发表了她保藏的一张旧照片。无意中,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照片后排左起第一人陈谋同学。陈谋同学,由于时间过去太久了,我也早把他忘记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互相认识,是在学校组织的文艺宣传队上。我们不是同个年段,又只是在排练时和演出时,才会碰到一起。所以,大家虽然彼此相认识,但不是很熟悉。因陈谋同学比较活跃,会唱会说会跳,故和我比较熟悉。因此,一看到照片的他,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当年,他就是这个样子,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傅成谋:后排左一 (许慧玲保存的照片)

    啰嗦了半天,还没讲到主题。看照片回忆起旧同学,怎么扯上了迎亲伯?牛头不对马嘴。别急,别急,接下来马上转入主题。话说当年国光文艺宣传队,排演了一出小歌剧《难为迎亲伯》,迎亲伯就是接送新娘的老阿伯。当年,陈谋就是扮演迎亲伯这个角色。小歌剧的大概的剧情是这样的:在某一个农村中,有个畲族的新娘要出嫁了。她和她的二个伴娘,和男方派来迎接新娘的迎亲伯,在迎亲的路上,由于迎亲伯受旧思想影响,一些婚礼都要按旧传统风俗习惯进行。而新娘和二个伴娘,都是生长在新社会的青年,她们响应党的号召,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事新办。这样,在迎亲的路上,发生了一连串的误会和笑话。终于,迎亲伯在新娘和伴娘的教育下,也高高兴兴同意用新风俗迎亲。博得了台下群众—阵阵笑声。

    陈谋同学他就是扮演了迎亲伯这个风趣,幽默,滑稽的老阿伯。因在本地农村演出,需要讲闽南话。他又不是闽南人,而且是个侨生,所以,他那半生不熟的闽南话,更是引起台下观众的共鸣,不时地引起一阵阵笑声。

    我和陈谋同学当年一起下乡演出,记得那应该是一九六四年过革命化春节。学校文艺宣传队没放假,在春节期间,到学校附近生产大队演出。他演迎亲伯,我演话剧《审椅子》中的王老五。《审椅子》小话剧是表现阶级斗争中,地主阶段贼心不死,藏着旧账本,阴谋反攻倒算的阴谋。演出过后不久,陈谋因喜欢文艺演出,当年还准备去泉州报考泉州高甲剧团。他和我比较要好,又同样喜欢文艺演出,就邀请我和他一起去泉州试试。当时,傻乎乎的我,也没有准备,说走就走,凭着一点勇气,真的和他到泉州高甲剧团,进行报名,登台应试表演。因二人准备不是很充分,结果可想而知,名落孙山,无功而回。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情景也大部分已经忘记,就连陈谋这个名字也没半点印象。要不是这几天看到许慧玲同学保存的这张照片,我已经想不起他来了。

    陈谋同学,看到了照片,我想起了你。几十年后的陈谋同学,你在哪里?你还好吗?你还记得我吗?你还记得我们俩一起去泉州报考高甲剧团吗?亲爱的老同学,当你看到这篇文章后,你肯定会想起我。赶快和我联系吧,我寻找你,陈谋同学,我心目中的迎亲伯!

 晒照片、忆往事------------许慧玲(北京)初29组【校友文萃】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