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2014年校友文萃 > 2015年校友文萃 >

深切缅怀恩师王平----------戴树梅(福州)初六祖【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5-05-07  【字体:

深切缅怀恩师王平
戴树梅(福州)初六祖

    2014年12月9日13时16分王平同志在上海新华医院不幸逝世,消息传来我们无比悲痛。

    王平老师是优秀的人民教師, 优秀的共产党员, 优秀的领导干部,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在长达六十六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忠诚拥护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他是我党资深的政治理论工作者,是优秀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捍卫者,除了在课堂上宣讲马克思主义外,还在报刊、什志上发表数拾篇文章,给广大青少年受到巨大教育,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衶财富,他的文章,赢得理论界的称赞与好评。

    他政治坚定、旗帜显明,忠于党的事业,无论是在“白色恐怖”和革命战争年代,无论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无论是“文革”期间受委屈阶段, 以及改革开放振兴中国时期,他都是紧跟党, 相信党, 理想信念不移。

    他是一位精神高地的战士,他1988年2月离休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的学习宣传和青年学生的关心教育上。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在干部学习、理解、支持党的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与他夫人席老师一起长期做社会公益事业及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他曾任学校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报告团成员和杨浦区教育系统关工委讲师团讲师,同济大学关工委顾问,校内外宣讲200多场。

    他因车祸残疾,仍拖着残疾的肢体下基层、不顾腿残疾,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30年来一直坚持对青少年学生和青年教师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上讲台给青年学生上党课、讲传统,传授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伟大成果,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形势报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年来,他的宣讲由校内到校外、由大学到中小学、由校区到社区,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和听众的欢迎和好评,被学生称为“永不退休的党课老师”。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英姿冲在思想战线的第一线,不愧为一位优秀的园丁。

    在“2008感动同济十大人物颁奖词”中他写述:“车祸损害了健康的双腿,但信仰的大路始终亮堂堂地蜿蜒在前方。风雨无阻、循循善诱,以86圈(实际是91圈)年轮来展开。他不是满怀激情的理论家,而是奉献生命的实践者。莘莘学子得到了他的滋养,而我们得到了他的承诺!”

    他多次被学校、市教委和上海市授予“精神文明先进个人”、“老有所为精英奖”、“优秀共产党员”、“2008感动同济十大人物之一”,“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二次,“上海老有所为模范”,上海离退休干部先进工作者” 及其他荣誉称号八次等荣誉称号。

    王平老师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课堂讲台为阵地,在不同的领域和岗位上都能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即使在“文革”期间遭受不公正待遇,也始终相信党,相信马列主义,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胆忠心和对共产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

    王平老师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一生好学上进,笔耕不缀,直至九十高龄,还以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记忆编著了《逻辑代数新编》一书,受到专业人士的好评和众人的敬佩,实现了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诺言。

    王平老师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从共和国黎明前他为推翻黑暗旧社会建立新中国抛开了他喜爱的专业,投身革命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在教育战线上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息战斗,他造就了无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长期的革命生涯和严峻考验中,形成他对党的事业矢志不渝、忠心耿耿的精神,以及对老师满腔热情、坦诚率直的品格,造就了他艰苦朴素本色和与时俱进、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和新时期离休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崇高形象。

    他终其一生,不负于党的培养与教育!无愧为忠于人民的好園丅,党的好儿女。

    王老师是我的恩师,1948年秋他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后就到国光中学,他担任我们初三班的物理与数学课教师,他不但教学十分认真负责,同吋,在课余还指引我们政治方向。1948年秋他与朱汝安(朱士菁)老师进入国光中学吋,中共地下党员杨炳维(杨扬) 于1947年秋在国光中学组建“读书会”与农民夜校及妇女尺牍班。王老师、朱老师到国光中学后,与杨老师,以及存梅山蓝园小学任教的地下党员肖乐生、黄文钦并肩战斗,加強了国光中学地下党活动,强化“农民夜校”及“读书会”组织与活动。并将学习内容由进步书刊、杂志,转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及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旧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的文章。使我们记忆尤新的是, 王老师有一次在李殊生同志阁楼上,给我们讲解“宿命论”, 王老师首先剖析什么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人的生死、贫富都是由命运所决定的,人本身无能为力”;接着揭穿“宿命论”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大力鼓吹“宿命论”,意在泯灭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让他们甘心受穷受苦受难,听天由命,驯服于统治者、剥削者的统治和剥削,以巩固其反动政权”。1948年11月,王老师与杨、朱两位老师从“读书会”及“农民夜校”中吸收7位学生、6位工人和农民,包括5位老师计18位,在芙蓉乡董山尾(在杨梅山下)李斯海老师家成立了地下党外围组织“梅青”(“梅山革命青年老师会”的简称)。“梅青”是地下党外围组织, 它点燃梅山地区革命烈火,从公开、半公开的群众性宣传、学习组织的“读书会”、“农民夜校”转变为秘密的地下活动,进行革命斗争。“梅青”18位成员均有代号(蝙号),参加“梅青”地下组织是我一生中政治生活的重大转拆,是我开始踏入革命队伍起点。王老师也对我讲, 到国光中学也是他一生中重大转拆, 他原先想到复旦大学找数学家念研究生继续研究数学, 走科学救国路, 到国光中学改变了他的道路。

    1949年1月我初中毕业, 临别时王老师在我纪念册上题词(临别赠言):“我们不能呆头呆脑去钻牛角尖,应该注意到周围血淋淋的现实,我们不能等待时代的前进,应该负起推动时代的责任!”。杨炳维也给我老师题上:“当你抱着火种的时候,就要猛烈地燃烧,燃烧自己,点燃周围的人!”;朱汝安老师也给我赠言:“当黑暗笼罩着我们,光明即将来临,在这个当儿我们再不能沉默!”;三位老师给我赠言,是对我们提出了殷切而明确的祈望,给我指明了方向。由于王老师是我的数理老师,而我对数理比较爱好,因此他特别疼愛我,他常宣扬我数学如何如何,但他没有交代我去钻数理,而是叫我不要单去“钻牛角尖”(不问政冶),“应注意到周围血淋淋的现实,应该负起推动时代的责任!”。

    1949年1月我与李金陵(冯丕) 李斯海到晋江县中(现泉一中) 念高中,王老师和朱汝安老师根据中共泉厦临时工委的部署,被党组织派至福建省安溪县县立中学,以教员的身份从事地下秘密工作,不久进入安溪革命政权。1949年5月他隨游击队到永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八支队四团干部训练班任生活指导主任、军政干部学校一分校副主任;1949年7月至任中共永春县委任委员、副宣传部长。此时,根据上级指示,从厦门、南安游击队调派出部分同志支援永春工作,我与冯丕7月也进入永春, 我到永春后先找王平老师,经王老师介绍,组织上派我到靠近德化的桂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因年纪还很小,我又找王老师,那时王平任福建省省立永春中学校长、县人民政府文教科长, 他又安排我在永春中学续学。我在永中念一阶段, 因国民党轟炸泉州,泉州各中学内迁,我曾就学的泉州笫一中学内迁到梅山, 因此我又离开永中,自此我与王老师又分开,整整有九年多未见面,彼此不知去向,1960年我在上海工作有一天下厂, 不慎把党组织关系丢失在电车上, 被同济大学学生拣到,交给工农速中党总支(王老师当时任总支书记), 他看到我的名字, 他很高兴,立即打电话到我单位(华东电力设计院)找我, 自此我与王老师取得联系, 我经常来往。王老師对我工作及生活十分关心,他知道我好数学,还介绍个数学系毕业女孩给我做朋友,后来与另一女孩结婚,结婚吋王老师与他夫人还参加我的婚礼。1964年春, 我调福州大学任教, 我向王老师告别, 时隔多年, 我们只有书信与电话联系,至2003年应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邀请,杨扬夫妇、王平夫妇、李金陵与我在香港见面,2008年王平、杨扬、李金陵、李珍英、李斯海和我等6人又在国光中学会聚,这次会聚是我们与王老师最后一次见面。

    王老师虽然离开我们, 但他对我的培养与关心,我永不会忘记,他的思想与精神永运铭记我们心中。

    学习他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他车祸残疾后还说“爬也要爬到讲台上”,他继续进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和贡献。

    学习他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品行优良,顾大局,识大体,不为名不谋私利,具有很好的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他不利用职权为自已及家人谋取名与利。他始终把人民利益和党的利益排在首位,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在不同的领域和岗位上都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保持着一个真正共产党员高贵品德和思想情燥。

    学习他生活克勤克俭,作风正派,谦虚紧慎,平等待人,善于团结同志,工作作风深入细致,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学习他刻苦学习,他不是马列主义学院毕业,是理工学院出身,但他却有非常高的马列主义造诣,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学习他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王老师至90岁高齡依然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拣起搁置几十年的数学,进行数学研究,重追青年时期的数学梦, 91岁了还完成一部《逻辑代数新编》,在2004年6月30日同济大学举行的《王平老师圆梦座谈会》上,他已经92岁高龄了,还提出两点计划:“一是继续寻找合作伙伴让我的《逻辑代数新编》得以正式问世;二是向《哥德巴赫猜想》挑战,继续我的数学研究。” 他说:“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继续用我微薄的身躯为党和人民、为实现二个百年梦而努力”。

    王老师安息吧!您的愿望一定会有人帮您实现。

                                                                                

王平简历

    王平原名王兴国,1944年6月中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1947年在厦门大学加入中共地下党,由于领导人转移到香港失去联系,因此1949年1月重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厦门大学大学毕业后到福建省南安县国光中学任教;1949年1月他跟朱汝安老师等由党组织派遣至福建省安溪县,以县立中学教员的身份从事地下工作;1949年5月至1949年9月他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八支队四团干部训练班任生活指导主任、军政干部学校一分校副主任;1949年8月至1949年10月在中共永春县委任委员、副宣传部长;1949年9月至1951年1月,任福建省省立永春中学校长、县人民政府文教科长;1951年2月后调福建省委干校学习并留在省委党校教学研究室、省大专专修组、省转业干部速成中学任学员、研究员、教研组长、教务科副科长等职。1954年9月王平老师奉调到同济大学,先后在同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任教务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校党委委员、附设工农预科主任、党总支书记等职;任同济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社会科学系副系主任等职;1988年2月光荣离休。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