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2014年校友文萃 > 2014年校友文萃 >

泉州富标通----------------陈贵泉(南安)高中83届【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4-08-31  【字体:

泉州富标通
陈贵泉(南安)高中83届2班

    儿时经常听大人们讲古,说泉州古时有“富标通”三人。即第一富李五,第一水(标致)陈三,陈一通陈紫峰。他们三人的许多轶闻趣事至今犹言在耳。日前,看到《泉州晚报》报道李五的慈善故事,勾起回忆,现将小时候听说的传说故事(纯属传说,不一定真实)和上网查阅一些相关资料整理一下,以飨读者,并附七绝三首各赞之。

第一富李五

    李五,原名李英,字俊育,号自然,祖籍晋江池店。生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乡人以排行论,称其为“李五官”。

    “富不过李五”——传说李五未发迹前很穷,靠给人打长工。(其实是世代经商)他每次收工回家经过泉州街时,总有一个名叫庄途的屠户要他买肉。据说这个庄途的手比称准,你要一斤或八两他用手拈量就行,根本不用称。李五说没银两,吃不起肉。庄途每次都说没关系,让你赊欠,你只要写张欠条就行。如此多次,李五心里就嘀咕“我是个穷光蛋,他干么这么看得起我?而且从来没向我讨要过,奇怪。”,李五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就暗中跟着收摊的庄途想探个究竟。李五一路跟踪庄途到了清源山脚下,只见庄途把李五写的欠条烧了,地上马上显现出白花花的银子。原来,李五命中注定富贵,据说土地公给他看管了三山的白银。李五看得目瞪口呆,大气不敢喘一口。等庄途走后,李五下跪叩首,对土地公说,如果这些银子是我李五的,请今天晚上搬到我家。当晚,李五睡梦中听到有人搬运东西的声响,第二天醒来,果然满屋金银。第二天晚上又是这样,李五迷迷糊糊中觉得搬运财宝的小鬼过大门栅栏时很费劲,第三天就把栅栏拆掉。第三天晚上那些搬运金银的小鬼到了大门前,不见栅栏,以为走错,但又找不到如前两次有栅栏的人家,只好又抬回去了。本来李五命中应得三山白银,因为拆掉栅栏,只得两山。李五怕一夜暴富,引来祸端。于是连夜把金银溶铸成一头金牛和众多金田螺藏匿于门前的池塘里。有了这两山的白银,李五得了泉州第一富和“富不过李五”的美誉。

    重修洛阳桥——据说,李五后来得罪人,告到官府,掠入囚车,押解上福州。路过洛阳桥,遇到水淹桥面,囚车陷入水中,进退两难。李五对天发愿说:“我李五若有性命回来,一定要重修洛阳桥!”,当时一杂货店老板以为他讲大话,说:“哈哈,你若来修桥,竹杠我出”,隔壁另一杂货店老板见两人如此说,也过来掺和“索我来出”。后来李五家人经过多方斡旋,官司了断,李五保得性命,回家后,问家人池塘水可干过,家人说没有。李五就放心了,钱财还在。为了修桥还愿,李五找到泉州郡守冯祯和晋江县尹,说自己愿出巨资重修洛阳桥。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历经三年,将洛阳桥加高3尺多,从此“水波莫漫”。那两个杂货店老板也为自己逞一时之快的大话付出代价。据说,李五此番重修洛阳桥,池塘里那头金牛还花不完,剩了一牛头,李五将牛头抛到洛阳江中说:“将来谁能够30岁牵孙过桥,这个金牛头就归他”,距今尚未有人能得此金牛头。为了表彰李五捐巨资修桥的善举,明英宗钦赐“乐善好施”匾。

    舍糖灭瘟救万民——明正统九年(1444年),李五贩糖至浙江宁波,听闻鄞县买糖者突增,便调运大批凤池糖(李五独创的蔗糖)到当地销售。但是当李五来到鄞县后却得知,此处正瘟疫肆虐,百姓盛传只有服用泉州产的凤池糖才可治病,故而购者日众,一时糖价猛涨,凤池糖成为当地的抢手货。按常理,商人一旦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赚钱良机,岂肯轻易放过。但李五良知没有泯灭,在赚钱与救人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决定为民舍糖。人们闻讯蜂拥而至,李五见需者太多,索性在当地交通便利之处找一口水井,每天将糖倒入井中,任民众自取服用。不久之后,瘟疫果然被根除,鄞县因李五施糖而重享安宁。为了纪念李五这一舍糖善举,鄞县的人们世世代代将那口井称为“恩公井”,时至今日,此井仍存。有诗为赞:

富甲泉州李五官,洛桥重葺水波安。
舍糖灭疫灾民赞,行善积德美誉传。

第一水(标致)陈三

    陈三,名麟,字伯卿,排行第三,又叫陈三,其故里在泉州市洛江区河市梧宅,梧宅附近有一道水坝就叫陈三坝,当年陈三读书处“青阳室”仍有迹可寻。20世纪中叶泉州朋山岭上曾经发现刻有陈三墓志铭的碑石,称陈三是个“风流倜傥,工诗善文,无意仕进”的人物。

    儿时志向——据说,小时候,有一天陈三与哥哥一起玩耍,突然见天空开天门(海市蜃楼),有仙人在扫地,哥哥立即叫他跪下,向仙人求愿。哥哥求做大官,而陈三却求娶水某(漂亮老婆)。两兄弟回家后向父母说起此事,陈三被父亲大骂傻瓜,其父说“做大官还怕娶不到漂亮老婆”。陈三后来果真娶到国色天香的五娘,应了心愿。

    元宵遇佳人——据说那年元宵佳节,广东潮州街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群川流不息,一幅人间好景色。陈三送哥嫂到广南上任,路过潮州,欣逢佳节,也来赏灯。陈三与黄家五娘相遇,相见之下种下情苗。富豪之子林大,亦于灯市惊五娘之美,即托媒送聘。五娘之父黄九郎贪财应许,五娘坚持不从,但严命难违,她悲伤万分。

    抛荔传情——六月,五娘与婢女益春在绣楼赏夏尝荔,五娘触景伤情,满腹辛酸。此时,陈三正好骑马寻访五娘,两人远远相见,双方看清正是灯下人。五娘将荔枝手帕投落,以寄深情。是以民间有歌谣唱道:“六月暑天时,五娘楼上赏荔枝,陈三骑马楼前过,五娘荔枝掷给伊!”陈三拾得荔枝手帕,喜出望外,即谋入府,以图与五娘一叙衷情。

    磨镜为奴——数日后,陈三化装磨镜匠来到黄府,假装替黄家磨镜,乘人不觉,故意将宝镜打破。黄九郎闻知大怒,陈三求情,愿卖身为佣,以赔宝镜。五娘料得陈三来意,又喜又惧,心意彷徨。陈三卖身黄府,一心想借机接近五娘,但咫尺天涯,却难得与五娘相见。五娘亦因陈三之来心烦意乱,她既无法摆脱林家婚事,又不能与陈三缔结良缘,千思万想,朝夕愁思,只见玉容消瘦,病体缠绵。日月飞逝,陈三来到黄府,不觉已将年余,陈三历尽苦楚,终因五娘态度若即若离,使陈三不能明白真情实意。

    终成眷属——失望之余,陈三欲返乡里,婢女益春获悉,婉言相劝,留下陈三。陈三乃修书托益春交予五娘,五娘阅后,深受感动,即命益春召见陈三,两人相会,互诉衷情,山盟海誓,比翼连理,永不分离。此时因五娘借病拖延林家婚事,引起林大不满,亲来黄家限黄九郎于三天内成亲。五娘闻之,不知所措,陈三策计私奔,事逼无奈,五娘只得背井离亲与陈三出走。三更月夜,路途崎岖,陈三、五娘、益春,一行三人,向大道奔去。有诗为赞:

送嫂潮州恋五娘,芳心暗许荔投郎。
为情磨镜三年役,眷属终成美话扬。

第一通陈紫峰

    陈琛,字思献。因为曾经在泉州紫帽山下结庐讲学,所以号“紫峰”,人称“紫峰先生”,他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泉州府南门外二十九都涵江村(今晋江陈埭涵口)人。他从小聪颖好学,先后拜当代大儒李聪、蔡清等为老师。他与另外两位同时代的泉州名人张岳(泉州府惠安县人)、林希元(泉州府同安县人)谈论理学的时候,一时,汪洋恣肆旁若无人,被称为“泉州三狂”;另外,他在明代“温陵十子”和“温陵四杰”中都榜上有名。张岳评论陈琛:“有避世之深心,而非玩世;无道学为门户,而有实学,世称确论。”泉州民间更是素有“第一通,陈紫峰”的说法。

    陈紫峰七岁的时候,村里的私塾聘请了一位很有名气的老师叫做李聪(字敏德,号木斋,与蔡清友善,后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雍府长史)。他初次看到陈紫峰时,觉得他举止不凡.十分可爱,便想试试他的聪敏机灵程度,就走上前叫住他,说:“你很聪明,我想出个对子让你来对,怎么样?”陈紫峰有礼貌地说:“先生!您就出对吧!让我来试试看。”李聪就以他手中提着吊水的小桶为题念道:“桶,吊水为炊。”,陈紫峰随即脱口而出对答:“乳,养儿待老。”李聪兴奋地说:“对得很好!”那时候太阳已经下山,李聪就用手向前面的江水一指,又继续出了一句:“日落江河红。”陈紫峰的眼睛望着远处波涛汹涌的大海,又迅速又准确地应对道:“潮来天地青。”真是对仗工整,意境清新。李聪连声称赞:“真正通!真正通!”观其家境困难,就免费收他为学生,让其人私塾读书。

    有一年,涵口村祠堂门大开,里面正在为陈氏祖先举行春祭,只见五十岁以上的老前辈济济一堂,案桌上摆满山珍海味,红烛高照,香烟萦绕,主祭的族长正在叩首跪拜。这时,年仅八岁的陈紫峰被热闹非凡的场面所吸引,毫无拘束地在祠堂里到处乱蹿,让乡里老大看得很不顺眼。待祭祖仪式结束后,老大便把他抓住找麻烦,轻蔑地说:“听说你陈紫峰很聪明,念书属对都很好,现在我出对子让你对,你愿意吗?”陈紫峰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出对吧!”老大顺手指着案桌上的“九节虾”要陈紫峰对,并说:“对得好,这盘大虾赏你吃;对不好,罚你钻桌脚。”陈紫峰听后,不动声色地伸出右手抓住九节虾剥开就吃。众人哗然,指责他对不出还敢擅自动手吃祭品。陈紫峰爽朗地张开五个指头,嚷道:“我已经对出了!看,这是‘五爪龙’,对‘九节虾’,有何不妥?”众人看他如此机灵,赞叹不已。老大心想:“让我再出一个较难的,看他还能对出来吗?”随即指着祭祖时使用的鸟枪出对:“枪入药,药人枪,枪响浓烟散雾”陈紫峰听了,眼睛在厅堂上转来转去,然后走上前将案桌上的花瓶拿起来就摔在地上,众人见状非常气愤,齐声责骂他毁坏祭祖的贵重之物,陈紫峰理直气壮地指着地面的碎花瓶说:“我正是在对对子:‘瓶插花,花插瓶,瓶破落花流水。’难道这样的对句错了吗?”众人口服心服。老大还是不甘心,又出了一个难度更大又很生僻的对子:“白雪造观音,日出归南海”陈紫峰一时被难住了,伸手抓抓头皮,眼睛往祠堂外看众人看到他对不出来,暗自高兴,议论纷纷。突然间,他看见风吹着彩云,一朵一朵地飘过去,灵感一来,就大声回答:“彩云叠罗汉,风吹往西天”众人听罢,一齐拍手叫绝,称他是第一通!

    李聪的好友蔡清(字介夫,号虚斋,乡试解元,会试进士,初任吏部主事,后改任吏部稽勋司主事等职)来访得知李聪的门生陈紫峰是难得的贤能之才,愿与其结为朋友,两人便前往涵口村造访陈紫峰非常热情地接待,并有礼貌地说:“吏部主事高座驾临寒舍,实有怠慢之罪,应受拙才百拜!“,蔡清推辞说:“既喜欢造访,又受你百拜,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呢!”陈紫峰无论如何要尊蔡清为师,而蔡清却将其当知心朋友来看待他俩一见如故,从四书五经谈到天文地理,从风俗民情谈到科场考试……蔡清虽然知道陈紫峰的文才,但还是想试试其思维是否敏捷,便随口出了一句:“大暑去酷吏!”陈紫峰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清风来故人!”蔡清听罢非常高兴,便继续出句:“万丈深潭,渔翁捕鱼,忆谢渔婆巧结网!”陈紫峰立即应对:“千层峭壁,樵子砍柴,承蒙樵妈灵利刀!”蔡清听后,觉得他所接触的学生中惟有陈紫峰文才最好,便连声称道:“第一通,陈紫峰!”

    后来,蔡清督学江右,请陈紫峰与其同行,并教育其二子,陈紫峰著有《四书浅说》、《易经通典》等书。正德五年(1510年).陈紫峰中举人,七年后,陈紫峰四十岁时又高中进士,授官职为刑部山西司主事,后转为吏部考功郎,不久辞职归隐养母。有诗为赞:

伶牙俐齿幼明聪,老大程朱备受崇。
避世修学文贯古,温陵盛赞第一通。

(上述故事有的摘自互联网)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