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情 |
午 时 茶 老家端午节有个特殊的传统过节习俗,做午时茶,也叫咸茶。我们这个地区,很少人会做,只有我家有这个祖传秘方,从来没有外传。很多年端午节都没有做了,今年,为了不让这个独特的过节习俗被遗忘,特地和爱人二人,把这个我们家族,人人都有服用过,自己和家父一起做过午时茶传统的技术,传授给儿孙们。 说起端午节做午时茶,这个应该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我们老家,本来在九都镇下店街,我的父亲从小和叔公在金淘千金庙学当药剂生。一九二八年左右,父亲学艺有成回到老家自己经营益寿堂药店。在平时的经营中,父亲懂得了各种中草药的药性和治病药效。于是,自己摸索,凭多年的经验,不断增减,研究出一张午时茶药方,配上各种青草和食盐,自己创制了一种新的治疗消化不良,伤食,肠胃不适,腹痛吐泄,调胃健脾等杂症中草药——俗称咸茶。 制作午时茶,需要花点时间,它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要在端午节前的一段时间里,采集各种青草,如魚腥草,紫苏,薄荷,牛顿草,鬼针草,车前草,桑叶,茵陈,香茹……,把这些青草采摘回来后,洗净,剪细,晾干备用。另到中药店,按照父亲遗留下来的秘方,购买四十多种中药,如藿香,砂仁,石膏,百合,防风,山查……,把这些药店买回来的中药剪细捣碎。到了端午节这天,把采集好的青草和买回来的中药,放在太阳光底下晒一阵子,过了午时后,就可以把这些中草药混合起来,配上一定份量的食盐,放到热锅上炒热,发出一阵阵药香味后,再弄到石臼里,趁热捣撞弄碎混合。最后装到密封的磁罐中,收藏备用。至于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制作,中草药还要一定经过午时的太阳晒过,才更有药效。这可能与端午节有驱邪避毒,祛病防疫,消灾延年的习俗有关。 午时茶制作好以后,它有什么用途呢?又是如何服用呢。根据我们家的经验,它的用途可不小,一般不分男女老少,要是饮食过量,“凸风饱涨”,消化不良,中暑痢疾,上吐下泻,肚子疼效果最好。也可以治疗,小孩食欲不佳,不想吃饭,吃量减少,畏食等习惯。另外,感冒初患时,疏风解表,也有一定疗效。饮用时很简单,只要把午时药茶抓一把,放在杯子里,用刚沸腾的开水冲浸二,三分钟,即可饮用。要是用药锅再放到火上烧开一会儿,药效更好。一般饮用二至三次,基本上可以痊愈。我们家做的午时茶,除了自己家族备用外,乡里乡亲,邻居朋友,有人需要,我们经常赠送。有用过的乡亲,朋友都称赞效果不错,受到了大家的赞赏。 今年,我把这个传统的端午节习俗向儿孙们一一展示,让他们知道了整个制作过程和方法,大家情绪非常高涨,纷纷表示把这个传统制作午时茶方法,习俗一代一代传下去,保证不让它失传。 今年端午节,与往年不一样,忙碌的团团转,累得整身大汗。但把这将失传的传统家制秘药方法,一点不漏地传授给下一代,感到特别欣慰。午时茶——还会让下一代牢记上一辈人的恩德,永远流传下去。
附: |
责任编辑:余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