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2年校友文萃 >

大 雁 塔------------------杨民兴(南安)高十一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2-11-08  【字体:

金秋北行——临潼篇之三

大 雁 塔
杨民兴(南安)高十一组2班

    2012年9月29日,我乘车独自一人,来到大雁塔参观。

    大雁塔耸立于西安南效大慈恩寺内,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一千三百多年悠久历史著称于世。虽经千年沧桑,仍然完整无损,巍然屹立,高耸入云。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西安古城保存最完整最雄伟的唐代建筑之一。


(1)


(2)

    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历尽千难万险,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后,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建造了大雁塔。该塔由玄奘法师亲自设计督建,历时二年建成,在塔内安置有自西域带回的经书,佛像,舍利等。塔初建时,外观仿西域宰堵波式样,高约54米,共五层,平面呈方形。塔体土筑,外砌青砖,可惜这座具有西域风格的建筑,仅存四十余年便颓毁了。


(3)


(4)


(5)


(6)

    唐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武则天与皇室贵戚们依照中原一带流行的佛塔形式,重建大雁塔。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又一次整修至今。现大雁塔系典型的楼阁式砖塔,平面是正方形,外观呈四角云锥体,总高64.7米,底边长25米,塔内外均为七层。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谨。塔内设置有木楼梯,供游人盘旋而上,登立其巅,西安全貌尽收眼底,其乐无穷。


(7)


(8)

    唐•大慈恩寺,原为隋无漏寺,唐武德初年废弃。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重修再建,取名“慈恩”。寺院建成后,宣令度僧三百,礼请从印度取经归来的高僧玄奘三藏为首任住持,在此翻译佛教经典十余年,创立了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唯识宗。


(9)


(10)

    现在的大慈恩寺,国家AAAA级旅游点,系唐代大慈恩寺的西塔院。占地76亩多,寺内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仿唐建筑群,玄奘三藏院。三藏院地宫金碧辉煌,供奉佛陀舍利,玄奘法师顶骨舍利,贝叶经,唐代佛像等珍宝。使千年古刹更具魅力,更显雄伟壮观。


(11)


(12)

    我漫步在大雁塔下,心潮澎湃,耳边又一次响起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歌声在耳边回响,我仿佛看到唐僧师徒四人在那群山峻岭,急流险滩中艰难行进,克服了多少千难万苦,终于取回真经。他们那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刻苦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在玄奘大师的佛像下,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13)


(14)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