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情• 一笔化三千 林震,字敦生,今长泰县枋洋镇科山村人,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出身寒微,却矢志用功,永乐十八年(1420年)参加乡试,中第六名举人。苦学十年后,宣德五年(1430年)他进京会试,大魁天下,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金榜题名。他是漳州府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踏着春天气息,漫步在花的海洋里,我们一行,驱车来到了状元的故里——科山村。沿着小溪边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状元文化公园,溪边垂柳的柔枝在习习的春风吹佛下,轻轻摆动着优美的舞姿。遥望水面,烟波浩淼,碧水涟漪。远处的起伏山峦,蒙蒙烟雾缭绕,宛如新娘子披上白色婚纱,更加楚楚动人,美丽娇艳。一下车,状元林震的巨大塑像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他那高大的形象,高4米、宽1.2米,让人敬慕三分,叹为观止。塑像后面,五个镏金“一笔化三千” 大字,在和蘸的阳光下,闪闪发光,让人回味万千。从这五个字中间,一段有趣聪明斗智的民间故亊又重现在我眼前…… 时间倒退到明朝宣德五年,林震进京会试,碰到了江西对手——举子沈文求。闹得林震恩师副主考杨荣和沈文求恩师正主考杨仕琪争执不下,只好面奏皇上裁决。皇上降旨,林、沈二举子御前殿试,一比高低。楊仕琪熟悉沈文求有一绝技,能在豆腐大的纸上疾书三千字。于是,他建议皇上围绕此绝技出题。皇上命主考楊仕琪,赐林、沈二举子各一张豆腐大的纸,书写三千字,先交卷者为胜。沈文求满怀高兴,正中下怀,执笔疾书。这下,林震可急得方寸大乱,大汗淋漓。一时无从下手。正在此时,一边的副主考恩师楊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灵机一动,连忙踱步到林震案边,若无其事地轻轻用闽南话暗示;“上大人,孔乙己” ,连念数遍。林震听后,悟性顿发,他很快回想起年幼学写字描红本上的语句,“上大人,孔乙已,化三千,七十士。”灵机一动,举笔在纸上写下端庄俊秀“一笔化三千” 五个字,抢先交卷,呈上龙案。此时,沈文求还在疾书奋挥,最终写完三千字呈上龙案。 宣德皇帝阅完试卷,交给二位主考各抒巳见。正主考杨仕琪抡先奏道:“林震虽然先交卷,但只写五个字;沈文求双手挥毫,文墨雅丽,字迹清秀,应当封为状元及第。”副主考楊荣一见如此情况,马上急向皇帝奏曰:“沈文求虽然能双手挥毫疾书,但为人太刻板呆滞,林震聪明机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能多变,理当夺魁。”宣德皇帝见他俩争执不下,最后又以“月中丹桂第一枝” 为题,各做七言绝诗一首,林震才思敏捷,即赋: :“骑鲸直上九天台,亲见嫦娥将桂裁,幸得广寒宫未闭,待臣连月抱回来。”皇帝大喜,御笔圈定林震为新科状元。终于,林震以他聪敏的才智和过人的文墨功底,超越对手,状元及第,金榜题名! 不过,据查这个故亊典故正典里并无记载,它只是《大明忠义传》里载的故亊而已吧!但传说归传说,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状元故里的向往和思念。朋友!你若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到状元故居地,状元井、状元读书处等看看……一定让你大饱眼福,满载而归。 青山、绿水;小桥、竹影;万紫千红、绿树成蔭;鸟语花香,彩蝶双飞;莺歌燕舞、野果飘香!我们一行,沉浸在春的怀抱里,乘着雅兴,我拿起手中的数码相机,拍下了几幅美景,让大家先睹为快…… 状元故地,人杰地灵!那优美的景色,正等待着你的到来!如果时机凑巧,你还可以美美尝尝几个又红又甜的状元蜜橘,那多舒服呀……
摄影:杨民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