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趣事 一生中,为自己儿女,亲戚朋友起了不少名字,回想起来,甚感有趣。现一一记录述之,以资纪念! 人一出生,便要起名,才有个名字称呼。要不然,地球上这么多人,如何分的清,谁是谁呀? 我出生在山区小镇,文革前,一个高中毕业生,在农村中,不亚于以前的小秀才。这样,家里、邻里、亲戚朋友有人生了孩子,就来拜托我这一略通文墨的小秀才,给他们的小孩起名字。因此,引出了不少故亊来。 农村中,起名较简单,因各个姓氏都有各自辈份之分,你是哪个辈份的,一般都用这个辈份“字”起名字,名字的另外一个字,不能与同辈先出生的人同字,以免重名;更不能与前辈祖先的名字同一个字,避开欺祖不孝之罪。辈份之“字”,一般都用在名字的第一个字,但也有极个别的,用在名字后面。这样起名,有个好处,人家一看你的名字,就知道你的辈份,是同辈、或上一辈、或下一辈,直接称呼你,一目了然。在我们杨姓家族里,我的孙子是属“思” 字辈、是第十三世。因此,我给他﹝她﹞们起了如:思炎、思思,思珑……等名字。 在农村,还有另外一种起名方式,就是根据孩子出生时的时代背景,重大的历史事件起名的。例如:一九七二年,我的家乡建设山美水库,库区内群众大部份移民到同安、华安、长泰、南靖、漳浦、平和……等地。这年到新的移民点出生的孩子,很多人起名为:移民,移卿,移生……。综观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各个历史时期起名的有:解放,中苏,抗美,跃进,文革……。这些名字,使人牢牢记住,你是哪一个特殊年代岀生的。还有一种以某年的甲子年起名的,例:我的第三个男孩是一九七七丁巳年出生的,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晓巳” 。 另我的一个小孙女是二000庚辰年出生的,我给她取名为“思珑” 。 在起名过程中,也有很多不一样的起名方法;有一种是带着某一种思想感情,有感而发的起名字,例:当时为我第二个男孩出生时(1974年) ,正碰到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不管是白猫黑猫,能咬老鼠就是好猫,大快人心的时期,为了感谢党的英明决策,感谢邓小平的大恩大德,就把这个孩子起名为“晓平” 。晓字是辈字“孝”字的谐音,又跟小字同音。这样一来,寄托对邓小平功劳感激之情。另一种是根据某一特定事件而起名的,例我在另一篇“听香” 文章里提到的,因听香而出生的男孩,起名为“思听” 。还有一种起名方法,就是寄托对孩子的要求和愿望,例:我在给我一个外甥起名时,为了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能文能武全面发展,文武双全的人才,因此,给他起名为“阳斌” …… 起名时,农村中有的是根据季节时令起名的。例:我的外甥女,她是出生在十月里,正好是秋季,又因为看命说缺水,所以,我给她取名为湫艺。象这样起名的,还有很多,例:春英,秋英,春桃,秋凤,秋菊,冬梅……农村中,有的是根据各种花草树木起名的。例:芙蓉,牡丹,百合,苿莉,葡萄,樱桃,如杏…… 最后,在早些时期的农村中,思想落后守旧,不注重起名字,很多人随随便便叫阿猪,阿狗,山猪,山猴……也很普遍。另一种由于没注重计划生育,孩子生的太多,一个接一个出生,也就只好按出生顺序叫阿二,阿三,阿四,阿五……现在,以上这二种情况基本没有了,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独生子女多,大家巴不得起一个好名字,谁还会乱起名呢? 起名的方法很多,有的方法是单独使用,有的是二种或多种办法综合起来应用。这就要看起名人的技巧了! 起名,说是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真正要起一个好名字,那还得费一番心思呀!在起名的过程中,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千奇百怪,这里就没法一一描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