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1年校友文萃 >

妯娌和睦传佳话------------杨民兴(南安)高十一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1-02-15  【字体:

妯娌和睦传佳话
双灵寺肉身菩萨传说之一
杨民兴 (南安) 高十一组

    闽南正月民俗中,初九是“天公生”早已成为习俗。但是在肉身菩萨双姑娘的化身家乡——埕边村高氏宗族下份中,却留下两个不同时间做“天公生”的习俗,一个是正月初九,另一个却是正月十三日,这个习俗由来已久,真是令人称奇。

    为什么同一个家族,兄弟妯娌间会有两个不同的“天公生”。这个故事说来话长,却反映出一个妯娌间团结友爱,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据说有一年正月初八,埕边高氏下份星烜公沛下妯娌间都沉浸在春节的热闹气氛中,忙着“舂(撞)粿粞(chuei)”,准备蒸甜粿、发糕做“天公生”。由于旧社会人民生活困苦,各项设施落后,简陋。很多人急着要“舂粿粞,”但石臼又少,“舂粿粞”的时间又长。因为“舂粿粞”的时间越长,蒸出来的甜粿“越润越Q。”所以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好不容易轮到姑娘菩萨的母亲“舂粿粞”,正累得满头大汗,想休息一下。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个人,她正是土楼的婶婶,径直走来,她火气暴躁地大喊大叫道:“喂,好了没有,我要先用。”姑娘菩萨的母亲温和地说:“再等一会儿,马上就好了。”婶婶接着说:“不行,不行,我要先舂,你把你的‘粿粞’先掏出来,我舂完了你再来舂。”说完,不由分说就动起手来,把石臼里的“粿粞”全部掏出来。姑娘菩萨的母亲见这样子,也没有办法,只好无可奈何提着装着“粿粞”的桶回去了。由于心情不好,憋着一肚子气,加上以前的女人缠脚,走路不稳,一不小心又摔了一跤,结果把木桶里的“粿粞”都撒在地上,姑娘菩萨的母亲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把撒在地上弄脏的“粿粞”扫起来拿回家喂鸡鸭。

    回到家里,两姐妹看到母亲流着眼泪回家,桶里的“粿粞”全部都是泥土,就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一五一十地说清缘由,三姑娘榜娘就安慰母亲说:“娘,别伤心了,‘粿粞’ 弄脏了我们再重新做,明天来不及做“天公生”,那我们就等过几天再做吧!”四姑娘瓜娘还高兴地跑到婶婶家去帮忙做粿去,婶婶看到侄女不但不生气,反而跑来家里帮忙,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正月十三,姑娘姐妹家早早就做好了甜粿和发糕,排上三牲、五味斋,点上清香,恭恭敬敬地向天公拜了三拜。……母亲看到这一切,高兴地笑开了。

    一场妯娌之间的吵架,闹别扭就这样被两姐妹耐心的调停处理下,妯娌之间的矛盾从此烟消云散,言归于好,和好如初。她们之间更加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一时间在乡里成为美谈。

    正月十三做“天公生”。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成了埕边村姑娘柱特有的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舂(撞)粿粞(chuei)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