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春水涌春潮 春节将至,春潮涌动。好一幅桃花春水涌春潮的动人春色! 据报道,今年春节期间,我国预计将有28.5亿以上人次出行,也即至少有20多亿人在祖国的辽阔天空、江河湖海和广褒大地上辛苦奔波。这其中有的是趁春节长假外出旅游,有的是探亲、旅游兼而有之。而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不顾舟车辗转的劳累,则纯粹是为了赶在大年夜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无论风雨如磐,暴雪堵路,也挡不住这浩浩荡荡的探亲春潮滚滚向前。 这种春节文化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各国是绝无仅有的。这不禁令人联想起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文化存亡的原因。 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古代历史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四个国家,都是建立在利于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即北半球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在这些地方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依顺序分别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知识,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等方面,都可以从这些古老的文明中找到印记。然而,有几个文明古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渐次消亡,有的甚至连国家也不存在了,只有中国的文明传承下来。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也许可以说上十条八条甚至更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有一条维系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无法割断的坚韧纽带,这就是“中国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有三个节特别为人们所重视,一是春节,活着的亲人团聚的节日,一是清明节,祭拜逝去的先人的节日,三是中秋节,也是亲人团圆的节日。其中无不蕴含着浓重的亲情,体现为“孝的文化”,其深广的影响,简直无远而弗届。 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细胞健康,社会才能健康。一旦亲情寡淡,上下无序,孝道失衡,“细胞”纷纷瓦解,整个社会离分崩离析的命运也就近了。因而,历代高明的统治者总是提倡孝道,有的甚至倡导“以孝治天下”。而国人也以奉行孝道为荣,以忤逆不孝为耻。于是上下仿效,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天下得以长治久安,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不衰。 有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也曾动荡不安,百姓也曾流离失所。然而有亲情在,有“孝道”在,“细胞”就会复活,社会就能转危为安,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致中断。这是为中国历史所反复证明的事实。 中国人走遍天下,在海外的华人世界里,“中国节”尤其春节、清明节的习俗,尽管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但总体保持得更为完整,因而华人心向故土,如鸟恋旧林,鱼思故渊,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在国内,那怕是“打倒一切”的“文革”动乱年代,也无法废除春节长假。现在,政府把清明节、中秋节也列为法定的节日,说明对传统节日、对优秀文化的重视。
可以预见,曾经一度被忽视、被摧残的中华文明将更为光彩夺目,照耀环球! 图片选自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