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欢聚篇(组图)
您的位置:首页 > 思源涌泉 > 2010年欢聚篇(组图) >

高十三組校友畅游武夷山【欢聚篇】

上传时间: 2010-08-26  【字体:

畅游武夷山
李成本 (香港) 高十三组4班


大王峰前师生们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李成本、黄文水、洪秀宽、陈秀华、兆顺的朋友、戴法我
中排左起:李金钟、陈聚法、黄云腾、戴等来、戴景水、陈湛老师、范耀华、俞兆顺、李良民、兆顺的弟弟
后排左起:李成栋、徐志坚、陈长达、张华南、李成贵、林财贵
(华侨中学)

    今年五月十四日至十七日,我们高十三组4班同学会组织了一次旅游活动,畅游武夷山。全班共有十八位同学,三位同学的亲友报名参加,我校陈湛老师应邀同行。本次旅游活动由名誉会长戴景水同学赞助,并由南安市中国旅行社承办。

    五月十四日下午三时,我们在洪濑金鹿大酒店集合出发,乘旅游车前往泉州火车站,五时转乘“武夷专列”硬卧舖,于五月十五日清晨抵达武夷山市,入住市中心的新华大酒店。早餐之后,根据行程安排,我们首先前往市中心附近的下梅村参观。据导游介绍,下梅村是武夷山大红袍名茶对外销售的发源地、集散地,由清康熙年间开始,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进入该村,只见村中沿河两旁店铺林立,古色古香,其中一间古老的“夫妻打铁铺”两旁门联写着“一间火烤烟熏屋  一对千锤百炼人”,可谓苦中作乐,幽默风趣。随后我们参观了清代武夷山大茶商邹氏家族的多幢豪宅,据介绍下梅村多姓邹,是邹氏家族发家致富的宝地,当年兴旺时建了七十二幢豪宅,如今虽然历经二百多年,有的已不复存在,但仍有相当数量豪宅群保存下来,足见邹氏家族当年的盛况。在参观中,邹氏家族的后裔热情地招待我们,在品茶之余,大厅墙上张贴的“茶”字书法及对联吸引了同学们,“山居偏与竹为邻  客至莫嫌茶当酒”,这不正是武夷山以茶、竹为特色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吗?在该村集市一角,竖立着一块“晋商万里茶路起点”的大石碑,石碑右边墙上画着《乔家大院》,老板乔致庸到武夷山贩茶,与邹氏家族进行茶叶贸易的大幅海报,武夷岩茶经山西晋商大量采购贩运到我国北方各地销售,甚至远销到俄罗斯远东的恰克图及欧洲各地,下梅村被尊称为武夷山大红袍岩茶丝绸之路的起点。直到中午时分,我们才离开下梅村返回酒店休息。

    当天下午二时半,我们驱车前往离市中心廿多里外的《紫阳楼遗址》参观,据导游介绍,紫阳楼是宋朝理学大师朱熹的故居,朱熹在这里居住、生活了三、四十年,从事理学研究,著书立说,养育儿女。紫阳楼建成至今已达八百多年,早已成为废墟,1998年当时仍是崇安县(现改为武夷山市)的县人民政府在原址进行重建,我们方可重见紫阳楼原貌。我们抵达村口,顺着导游的指示,只见紫阳楼四周由参天大树环绕,郁郁葱葱,背靠青山,环境十分优美恬静。路口竖立着原崇安县人民政府设立的《紫阳楼遗址》的石碑。在石碑的斜对面,有一棵五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据介绍这棵大樟树是朱熹十六岁时亲手栽种的,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同学们不禁肃然起敬,并在大樟树下合影留念。进入紫阳楼大厅,中间竖立着朱熹坐姿全身塑像,上方大厅横楣写着“紫阳书堂”金色大字,两旁圆柱写着“鹰飞月窟地  鱼跃海中天”的对联,表达朱熹心怀大志、海阔天空的伟大胸怀。大厅两旁墙上挂着朱熹手书的治家格言:
    读书起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勤俭治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

    同学们小时候曾拜读过《朱伯芦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而今,同学们已走过人生六十多年旅程,对朱熹大师的治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体会,从中得到教益匪浅,多位同学纷纷购买上述格言拓本带回家中悬挂,以教育子孙后代。回家路上,同学们仍在畅谈朱熹治学治家的精辟道理。

    当晚八时,我们到“中华武夷茶博园”大剧场观看张艺谋创作的《印象大红袍》大型歌舞表演。据导游介绍,该剧场观众座位有4000位,可整体作360°旋转,四周建筑物均被利用作为表演舞台,而近在咫尺的武夷山大王峰、玉女峰、九曲溪均被巧妙地作为舞台的大背景,通过特殊的灯光音响设计,剧场四周色彩缤纷,变幻无穷。演出开始后,我们随着座位的慢慢旋转,欣赏着一出出气势恢弘,精彩绝仑的大红袍歌舞、话剧,他们把武夷山大红袍的茶文化渲染得疑幻疑真,淋漓尽致!演出历时100分钟,我们在座位上被旋转了三圈,真是叹为观止!许多观众都说,如果没有看《印象大红袍》,就不能算到过武夷山旅游。演出结束后,我们依依不舍的返回酒店休息圆梦。


玉女峰

    五月十六日上午,我们坐竹排泛游九曲溪。在九曲溪上,我们欣赏了玉女峰的飒爽英姿,也欣赏了大王峰的雄伟壮丽。在九曲溪上,我们随着竹排顺流而下,饱览两岸风光,实有烦恼尽除、心旷神怡之感慨。泛游历时七十多分钟,结束后,我们还参观了中华武夷茶博园,以大王峰为背景合影留念。下午自由活动,我们驱车前往戴景水同学的胞弟在武夷山开发的别墅参观。在别墅内,我们一边喝茶,一边畅谈这次旅行的感受。屈指一算,同学们离开国光母校已整整四十四年了。大家难得相聚,其中俞兆顺同学首次参加同学会活动,大家鼓掌表示热烈欢迎,兆顺同学深为感动。同学们表示,今后应该多多联系,互通讯息,互相关心,保重身体,以便多看看祖国的美好河山。十六日晚上十时,我们乘火车踏上归途,于十七日午前顺利返回泉州,结束本次愉快的旅程。

    有关本次旅游的详细情景,备有数十张摄影照片附上,供各位同学、校友分享。借此告知,我班同学会于2003年7月12日成立,会长李良民,名誉会长李成本、戴景水、张华南,秘书范耀华。我会基本每年都举行各种联谊活动,欢迎同学们参加。我班同学会成立至今,尚有两位同学联系不上,其中傅成谋、郑淑美据说都在香港,如有知情的校友相互通报一下。联系人:李良民 电话:15059766825 / 李成本(香港)0085260182652
                                                    (摄影 李成本)


(1)15日早上下火车后,师生们乘旅游车往下梅村的车上。


(2)下梅村古街已成为旅游景点


(3)沿河两旁店铺林立,古色古香。


(4) 师生们一边叙旧一边游览下梅村古街,真是一乐也!

 
(5)“夫妻打铁铺”的门联,可谓苦中作乐,幽默风趣。


(6)古街的一处景观

 
(7)下梅村被尊称为武夷山大红袍岩茶丝绸之路的起点


(8) 邹氏家祠外墙


(9)别具特色的邹氏家族古建筑


(10) 邹氏家族古建筑内的景观(一)


(11)邹氏家族古建筑内的景观(二)
百浍分流其源维同  万千枝叶总属同根


(12)邹氏家族古建筑内的景观(三)


(13)邹氏家族后裔请师生们品茶


(14)
“山居偏与竹为邻  客至莫嫌茶当酒”,
正是武夷山以茶、竹为特色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


(15)紫阳楼是宋朝理学大师朱熹的故居


(16)据介绍村口这棵五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是朱熹十六岁时亲手栽种的,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师生们不禁肃然起敬,并在大樟树下合影留念。


(17)朱熹故居的塑像


(18) 张华南同学在塑像前留影


(19)据说朱熹居住在武夷山时饮用的龙泉水,同学们在品尝。


(20)15日晚,师生们冒着毛毛细雨观赏《印象大红袍》歌舞、话剧表演。
  


(21)演出历时100分钟,观众在座位上被旋转了三圈,真是叹为观止!


(22)许多观众都说,如果没有看《印象大红袍》,就不能算到过武夷山旅游。


(23)五月十六日上午,同学们分批坐竹排泛游九曲溪。


(24) 呵呵,我们先出发啦!


(25)国光校友到此一游


(26)我们随着竹排顺流而下,饱览两岸风光,实有烦恼尽除、心旷神怡之感慨。


(27)山清水秀的九曲溪


(28)九曲溪一景


(29)游客必到之景点


(30)师生们摄于“中华武夷茶博园”


(31)“中华武夷茶博园”一景


(32)“中华武夷茶博园”另一景


(33) 再见武夷山

前排左起:林财贵、兆顺的朋友、洪秀宽、陈秀华、范耀华
中排左起:兆顺的弟弟、陈聚法、俞兆顺、戴景水、黄云腾、戴法我、李金钟、黄文水、李成贵、李成本
后排左起:李良民 李成栋 张华南  陈湛老师 戴等来  陈长达 徐志坚

摄影 李成本

 武夷之旅有感--------李良民(南安)高十三组4班【校友文萃】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