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边欣聚首 (一) (二) (三) 二零一零年十月九日,来自海内外的浙江大学电机系热能65级两个班的同学,阔别四十年后,在母校重逢聚首。 金秋十月,美丽的西子湖畔杨柳依旧,丹桂盛开,公园、马路边撒满了金黄色的桂花,花气馥郁,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桂香的梦境中。然而,比桂香更浓郁的是两个班的老校友的愉快心情。四十年前,在天堂般的知识殿堂,同学们度过了美丽的青春岁月。虽然岁月的风霜,磨钝了当年的锐气,可是那青春的豪迈,爽朗的笑声,却似乎尚存,只是多了几分持重与几分凝炼。 当晚,在杭州工作的几位同学设宴招待大家,两个班原有同学五十人,除了仙去两位,其余四十八位分散在海内外,有的在美国,有的在香港,有的在内地不同省份,但仍有三十七人聚集,可见同学之间的友情之深,也可见大家对母校感情之深,特别是经历过"史无前例"时期,同学之间仍保留纯真的友情,这是最为珍贵的。 十月十日同学们乘着一辆旅游大巴,到浙大紫金港新校区参观游览。这个校区占地三千一百亩,到处是海市蜃楼般的建筑。据导游说,规划建筑面积一百余万平方米,目前只建了一半,如果全建好,浙大的校园面积(含老校区)无疑排全国第一。浙大目前在校本科生二万多人,研究生一万多人。由于本科生学年长(四年),所以总人数较多。但按每年的实际招生数,本科生招了五千多人,而研究生却招了六千多人。浙大已是连续十年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清华、北大)的综合性大学。听了介绍,我们做为浙大老校友,既为母校的发展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有机会入读浙大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下午,我们乘车到浙大玉泉校区。这个校区是当年我们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对我们来说,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一入校园,满目葱笼,我们当年看到的碗口粗的法国梧桐树,已成了直径有盆大的老态龙锺的老树了。这既让我们感到亲切,又让我们感到生疏。历史的年轮既使大树变粗,也使我们的头发变白,岁月不饶人啊。 走过我们当年的教室和宿舍,那红墙绿瓦,古韵典雅的教室大楼,依然在绿树掩映之中,仿佛闪烁着慈爱的目光。我不禁想叫一声: 母亲,游子回来看您了。 我们两个班的同学被能源工程学系安排到系会议室开会,系党委陈炯副书记主持会议,放映了本系发展概况的幻灯短片,介绍了我系的清洁燃烧技术和本专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本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老师,亲临会场会见我们,并介绍本专业的科研成果和发展水平,还逐一询问了我们的工作情况,勉励我们为社会继续贡献力量。开完会,我们又去参观热能实验室。 当晚,系领导还设宴四桌招待我们,师生共同举杯,互祝珍重,使我们倍感"娘家"的温馨。 亲爱的母校,我们永远怀念您!同学们相约在离校四十五周年,即二零一五年,再到杭州相聚,再一次投入母校的怀抱。 十一日,我有一天难得的闲暇,当年的外语老师顾瑞炎教授陪我游览了美丽的西子湖。他虽已七十七岁,身体却仍硬朗,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我还不如他呢。我们从浙大步行,依次游览了玉泉,曲院风荷,岳王庙,孤山,苏堤,花港观鱼,雷峰塔,白堤,回味了当年在"第二故乡"生活的愉快记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美丽的杭州,你给我无限的心灵籍慰和美妙灵感,我一定再来投入你的怀抱。古诗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现在我想加一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友朋"。 二零一零年十月一十六日 香港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