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10年校友文萃 >

诗情慷慨友情深------------潘金山(香港)高十一组2班【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10-03-05  【字体:

诗情慷慨友情深
――谈对林峰会长的印象
潘金山(香港)高十一组2班

    2009年7月13日,我从《新浪网》上获悉: 当年4月5日清明节那天,在深圳举办的“深港首届中国诗人节”活动中,香港诗词学会举行成立大会及新书《近四百年五百家诗选》首发式,并宣告创办《香港诗词》杂志,以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我的诗思陡然翻滚,立即给该会会长林峰先生写了信,并附上几首诗词。不料,7月16就收到会长林峰先生热情洋溢及过誉的回信,使人既感动又惭愧。该信如下:

金山兄阁下:

    今天上午我以香港诗词学会会长的身份出席了在香港世贸中心38楼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及60周年国庆讲座。回家后,一口气,一字不漏地读完了先后两次寄来的所有文稿,使我对阁下的文学造诣深表敬佩。这是我多年来第一次细读文稿(多年来都是浏览而过),什么力量使我这样呢?就是阁下的文才。

    闲话不说,我很渴望与君一叙,不论在灯前,在月下,在山间,在海曲,由君选择。

    多年来,我未曾找到一位可以与我畅谈竟日的人,现在找到了。知音既得,夫复何求。不知阁下弃我否?至于时间,由阁下定,我听从,我适应----

    即叩
文祺

林峰 顿首
7月15日

    林峰先生是香港鼎鼎有名的诗人,兼有多个文学和社会团体的头衔。他先后出版的旧体诗词已有两千多首,自由诗也有几百首。(如单纯从数量上讲, “专职”诗人李白一生也仅有990多首诗传世,杜甫也只有1400多首)。香港公共图书馆里就有他的多本大作。 他能背颂三百来首唐诗,又能背颂三百来篇古文,还能写一手漂亮的古文。 他的诗文气势磅礴,感情丰满,文采飞扬,给人感到这是个才华横溢、知识广博的爱国诗人。 而我只是一个“工”人(工程人),仅粗通文墨而已,学诗不多,这两年才比较认真学一点,写出来的诗词也显得粗糙,要写好,还得长时间修炼。 但林先生却能放下身段,谦虚平等待人,且感情真挚,大有李白杜甫遗风,真正体现了一个诗人的广阔胸襟。

    按照约定,我们于09年7月22日上午在大埔火车站上盖餐厅相会。他似乎把我看成一个“大学者”,同时约来了几个香港诗词学会的头头“压阵”,其中有:该会常务副会长诗人画家陈兴先生(亚洲、无线电视有他的专题节目);大学老师、钢琴演奏家罗华英女士(传奇式的很感动人的贤女)。倾谈中,我知道他们和几个有关的名人都是好朋友,并聘请这些名人当学会顾问,其中有:杰出诗人数学家丘成桐,国学大师饶宗颐,中华全国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等。在约会中,我也加入该学会,回来后又介绍国光校友陈卿庭先生加入该会。

    倾谈中,了解到香港诗词学会是和深圳合办的,深圳会员较多,全会约有300来人。2009年该会组织编辑出版的《近四百年五百家诗选》,向海内外征集了两万多首诗,再进行筛选,工程浩大,简直是一座堪与全唐诗并峙的高峰。同年又出版了《中国历代慷慨诗词选》,林峰均为主编,其花的心血可想而知。但林峰先生有个脾气,即不事权贵,也不思金钱。这两本书在他的倡导下,不投入市场赚钱,只是送给公共图书馆、学校和有关诗友。那么,出书的钱从哪来呢?原来,出书的钱除了会员捐些外,大部分是他不辞辛苦募集得来的。在这“一切向钱看”的新时代,这种“武训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林峰先生已达七十六高龄,五十年代在内地原是教师,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下放”回家种田,但他并不怨天尤人,不对同事和母校充满刻骨仇恨,仍心胸坦荡,爱国爱民,大有诗人屈原的情怀。

    最近,林峰先生叫我准备去深圳“香港诗词学会诗词讲座”任主讲,我利用春节空余时间初步写了讲稿,现等确定稿子和时间。 春节期间,林先生回乡下广东梅州,要三月三日才回来。他给我发来春节贺年短信,并赋诗一首:

    赋得梅开又报元, 南枝香透北枝繁。
    百川流水添新绿, 一树东风洗旧痕。
    天地已随春意改, 情怀岂待酒杯温。
    胸中锦绣飞华采, 翠竹高时笋满园。

    林峰先生的诗情和友情一样,充满着纯真、热情、友好和默契。有这样的良师益友,中华文化精髓一定能不断发扬光大,诗友们的创作水平也一定能不断提高,人间的真情也会不断的弥漫开来,使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爱光。

                                                          2010年3月2日 于香港寓所

点击下图即可放大

深港首届中国诗人节全体诗友合影


左二为林峰会长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