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4年文章推荐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文章推荐 > 2009-14年文章推荐 >

完整人格当具「三心」------南安 陈添地【文章推荐】

上传时间: 2015-02-10  【字体:

完整人格当具「三心」
南安  陈添地

    2013年10月21日,祖籍福建省南安市刘林乡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先生驾临泉州师范学院,作题为《高行健与莫言的文学创作比较论》,在概括这两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大师的共同点时指出:第一,他们有超人的勤奋;第二,他们有一种惊人的原创力;第三,他们两个性格很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心灵。

    刘再复分析道:我认为文学的事业实际上是心灵的事业,他们的心灵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大悲怜慈心,什么叫大悲怜慈心,所谓的大悲怜慈心就是,不管对好人还是对坏人,都要理解地同情,也就是不是站在政治上的正确与否,而是用更高的人性的层面去关照,高行健说他经常持三个「之心」,一个是敬畏之心,一个是谦卑之心,还有一个是悲怜之心,所谓敬畏之心,他并不是教徒,但人需要有所敬畏,我跟高行健聊天的时候,说爱因斯坦最后归于宗教,但是爱因斯坦并不相信有人和神的宗教,不相信我们天空有一个长着白胡子的老人,那样的一个人和神,对爱因斯坦来说,重要的不是上帝存在不存在,重要的是人需要不需要有所敬畏,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当一个作家一定要有敬畏之心。第二个一定要有谦卑之心,因为我们的宇宙世界是一个不可知的,我们对一些东西呢,应该还要承认不知道。第三个悲怜之心,悲怜之心也就是宗教之心、释迦牟尼之心,是仁慈之心。

  一个人,若有了这「三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悲怜之心。则你的人格是柔软的、宽广的、丰赡的,行事为人一定是低调的、客观的、包容的、有原则的、有底线的。在平日工作中,不会因手握重权而得意忘形、放肆张狂,也不会因职微位卑而自惭形秽,也不会因囊袋多金而趾高气扬、傲视群伦,反而会感恩他人、多作怜贫恤孤的助人善举。

    有了这「三心」,不会因贪恋「权」、「钱」、「色」 而跌倒于这三道魔咒大坎上。

    有了这「三心」,就懂得节制克己、淡泊超脱,产生己饥己溺的同理心,不愿贪求个人的安逸、奢侈和舒适,而践行分享利人、爱人如己的道理。不虞之灾骤临,磨难加身,会坦然面对、平静接纳,不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一个人怀着敬畏、谦卑、悲怜之心,行走于世途,脚步是刚健自信而不彷徨轻佻,目光是柔和平静而不倨傲,言语是紧守分寸而不夸张。这是完整人格的修持和正人君子的共约数。

    用敬畏、谦卑、悲怜来滋养其心,内心则不会干燥皲裂、暴躁易怒,是减少戾气、消除自我膨胀的验方。心澄虑定,身心平衡,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优雅、恬静、柔和的美感。内心洁净,气质必佳。身富者未必心安,心富者则必身安。

    这次罗马教皇方济各访菲,多次呼吁人们要谨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份提醒是及时而必要。红尘中人,沉溺外物,整个身心过多受外物的牵绊,重视物质而轻忽精神,将忘了要照拂「心」,要倾听内心的声音和提示,则肉体会烦躁、紧张、焦虑、不安,生命渐渐感受不到平静、喜悦、自在和安详。

    我想起了圆寂于泉州的弘一大师。他是个「三心」俱足的一代高僧和完人榜样。今年恰是弘一法师诞辰135周年,他生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一种发自大悲怜的大爱,他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永为滋润后人的精神财富。菲国佛教开教元老性愿法师,曾题词赞道:「至哉弘师,顶天立地。卓尔不群,超然物外。学贯天人,道通物外。梵行冰清,禅关彻悟。皈心净域,撒手尘寰。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诚谢文友陈添地先生供稿!

责任编辑:余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