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4年文章推荐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文章推荐 > 2009-14年文章推荐 >

束花归砚隨笔(二)----------美国 巴桐【文章推荐】

上传时间: 2014-11-09  【字体:

束花归砚隨笔(二)
美国  巴桐

听  香

    我在森尼维尔巿的居所,有一小花园,夹在车房和饭厅之间,10米见方,上嵌一爿兰天,中留一块水泥小坪,三面环以花槽。我在园中可坐可卧可踱可蹴,望天观花看茶听香,小天地大快乐。

    我和老妻營造了这块小天地。当初搬来时,小园已经荒芜,花槽挡板崩坏,泥土雍塞明沟,雨水无去路,烂泥淤积。玫瑰花残叶颓唯剩枯枝尖刺,萱草疯长如乱发披靡,绿苔侵阶,败叶委地,满目疮夷、萧索。我和老妻决定自己动手修葺花园,铲土砌砖,锄根淸淤,足足忙碌了半个月,终见花园焕然一新。

    接着,我们到花圃挑选花苖。今朝一株明日一丛,像紫燕衔枝筑巢,慢慢装點我们的花园。又过一个月,花园已种植十几种花卉果木,有簕杜鹃、山茶花、含笑、六月雪、木槿和九里香等,还有西红柿、青椒、柠檬树。我们还专诚买来两个花盆,一个是欧式立柱花盆,一个是祖母绿釉罐,都种上宝石花。听听这花别名:粉莲、胧月、初霜,多富有诗意。她似花非花,亦叶亦花,卵形厚叶,粉莲座状,聚伞花序,腋生层叠,被誉为永不凋谢的花朵。这种花以前我在国内很少见到,当然对她另眼相看、特别青睐。

    二月莳花,到了五月初夏,园子里的花已开得姹紫嫣红,而那些果蔬也都果实累累了。西红柿居然长了半个人高,蛮横地霸佔了左侧半条花槽,骄傲地展示它通身挂满小红宫灯似的果实,挨着它的青椒不甘示弱,也枝杈横出,与西红柿拗手挤肩,通身也披挂示威,“我的果实比你大”!果然,滴里嘟噜的青椒,只只大若拳头。站在背后的柠檬像个谦谦君子,不介入它们的争拗,只默默地把黃澄澄的果实挂在胸前……

    一天,我听到嗡嗡营营的蜜蜂声,接着就嗅到一縷淡淡的花香,循声觅香,瞥见几只蜜蜂正围着山茶花翩翩翔舞,这才惊觉,昨天还像徽州羊毫笔头般紧闭的花苞,一夜之间竟破蕊而出,绽放如初冬的晴雪,白得有些眩目刺眼。最教人惊喜的是蜜蜂把它的花香牽曳出来,幽幽地沁入心脾。

    哦!香,竟是可以听的!我的花园给了我这么一个哲理的启示。正是: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大自然美就美在各种物类的分工合作,互相协调,而达至和谐共存之美。鸟声、风声、水声以至琴笛之声,殷勤地把花讯从这个城巿带到那个城市,带给乡村、溪流、田野和高山密林……

    诗话中就有通感一说,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说道,在日常经验里,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互通,彼此相生: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瘦,颜色和香气忽然都有了声息──闹:鸟声熏了“香”,风声竟染“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里”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色有籁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

    是的,紫燕呢喃桃红李白。春天柳絮在啁啾的黄鹂声中飞舞,杏花的香味是从牧童的笛声里传来的。鹧鸪声中映山红燃遍山野,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蝉鸣荔红桂飘香。大雁叫西风,雪落漠北梅花暗香透……而最令我愉悦的是,每天清晨我被园外枝头上的柳莺,绣眼鸟,黄雀等叫醒,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辩论声,窗未启帘未卷,已从鸟声中闻到窗外带露的青草香。

    苏东坡有一首咏莲的诗吟唱道:“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露是什么风味?月又是怎样的香?有谁能知?朦朦胧胧你感觉去吧。在这里已不是听香而是看香了。苏东坡的诗总教人拍案叫绝。

    蓦然想起胡兰成在《民国女子》里写的一段话:“一日午后好天气,爱玲穿一件桃红单旗袍,我说好看。爱玲说,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桃红色,往往令人联想起桃花、蔷薇、樱花之类的花朵来,便仿佛闻到了花香。这段文字写出了张爱玲“衣上看香”的生活轶事。才女就是才女,轻轻一句话便让衣服上的颜色变得“活色”生香了,与苏东坡咏莲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园不仅招蜂引蝶,还吸引了麻雀、蜂鸟和松鼠的光临。我还透过小园的上空,看到飞过的鸟群,它们向我报道了花期花汛的消息,让我从它们鸣唱中听到了花开花落,听到了四季更替的跫音。

    有了小园,平时我喜欢搬一张椅子坐在园子里,沏一壶武夷岩茶,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闭目听香,禅入我心,花落满怀,静凝红尘千虑,绽开一瓣心香。

诚谢文友巴桐先生供稿!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