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9年校友文萃 >

诗缘----------------------黄种生(福州)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9-08-04  【字体:

诗  缘
黄种生 (福州) 高五组
   

    随着年岁的增长,俗务的减轻,便渐渐清闲起来,生出了那么一点“闲情逸致”,吟点闲诗,醉把闲酒,读回闲书,问些闲花,莫使那“野草闲花滿地愁”,真是悠闲自在!

    虽说是“闲”,却非无用。就说那古人作的闲诗吧,有时还能派上大用场。古时,男女授受不亲,往往就靠吟诵闲诗,以寄托对异性的某种情怀与爱恋之意。因而,偶然的一首、半首诗,竟会衍生出因诗得妻、因诗得夫的动人佳话。

    闲来无事,偶翻闲书,零零星星拾得故事数则,稍作修整,安个标题,放上博客,说不定还能激起二三好事者钻研闲诗、吟哦闲诗的兴致呢。

桐 叶 缘

    蜀国的尚书侯继图,当然是个读书人。一日游大慈寺,偶倚栏杆观赏周边景色。这时,秋风乍起,飘下一片桐叶,上有诗云:

拭翠敛双蛾,为郁心中事。
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
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
书向秋叶上,愿逐秋红起。
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
天下负心人,不解相思意。
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

    这首诗写的是单相思,而且没有明确的对象,落到侯继图手中,也算是一种缘份。更巧的是,侯继图这位有心人把这片叶子收藏了五六年,后来娶了一位任氏女子为妻,那诗竟然是任氏所作,对比字迹,毫无二致,这倒说得上是奇缘了。

短 袍 缘

    唐玄宗时,常常向边关将士赏赐寒衣。其中的棉衣都由宫女缝制。一次,有位士兵在短袍中捡到情诗—首,云:

沙场征戍客,含情更着棉。
今生已过也,重结来生缘。

    那士兵看了宫女这首寄托深情,表露绝望的诗,不敢隐瞒,把它交给元帅。元帅辗转呈送皇上,唐明皇以诗遍示宫中,问作者是谁?有个宫女口称“罪该万死”认了。

    唐明皇与杨贵妃演的那出戏,经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千古。看来他也是个“多情种”,果然对那位宫女不仅不予治罪,而且十分同情,让她与那位士兵成婚,结“今生缘”,成就了一段美事。

红 叶 缘

唐宣宗时,年轻的诗人卢渥上京赴考,偶然到皇宫外的护城河边游玩,见河面飘来—片红叶,上有诗云: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皇宫深深深几许?36宫72院,宫女之多,难计其数,有的一辈子也轮不到见上皇帝一面,自然是“尽日闲”了,而且大都郁郁寡欢,难免春思无限。“好去到人间”其实是借飘萍似的红叶寄托自己希望摆脱牢笼的情怀。

    卢渥捡到这片红叶,把它珍藏在竹箱里。后来,唐宣宗允许一些宫女外嫁。卢渥娶得一位宫女,她居然就是那位诗题红叶之人,见到红叶,感叹不已。

藕 花 缘

    宋太祖赵匡胤次子燕王德昭之孙赵德麟,鳏居时得—王氏女之诗云: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
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这诗抒写秋风夜雨,孤衾独宿的无限愁思,诗人辗转无眠,愁肠百结,寂寞难耐,情深意切,难怪会令同病相怜的赵德麟引起强烈共鸣,倍加欣赏,进而娶王氏为妻。此即所谓因诗得夫是也!

烟 波 缘

    宋英宗时,钱忠道过吴江,见一女子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烟波浩渺之间,顿生爱慕之情,因而作诗赠之,其中有警句云:

满目生涯千倾浪,全家衣食一纶竿。

    这两句诗,把那危险的活计,写得轻松潇洒,似神仙之语。那女孩子拿着诗给她父亲,其父乃隐居林泉的高士,读后很是高兴,就让女儿嫁铪那姓钱的,于是泛舟同入烟波之中,不知所往。大概是去过令人羡慕的神仙日子去了吧。

    险些成“孽缘”

    清代,无锡杨某,其妻薛氏工诗而且美貌,她丈夫的族弟常常作诗送她,薛氏也以诗回赠,十分热络,有点现代人所说“婚外恋”的味道。这一来二去,竟打翻了杨某的“醋瓶子”,怀疑其妻对自己不贞,愤而把她告上官府。几次过堂,两人险遭离异。

    可是,这位薛氏对其丈夫并无二心,只是有作诗的癖好而已,因而吟诗赠夫,云:

人间无路事茫茫,欲诉哀衷已断肠。
一曲琵琶千古恨,愿郎留妾妾归郎。

    说来这都是因诗惹的祸。好在薛氏这首赠夫诗写得感情深沉,凄婉动人,特别是最后一句:“愿郎留妾妾归郎”,几乎是长跪哀求:只要你愿意留下我,我就照旧归你了。令其丈夫受到感动,终于撤回状子原谅了她。

    可见,闲诗也不是随便写得的。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