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9年校友文萃 >

方寸之内,气象万千--------戴慧文(北京)高五组【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9-05-30  【字体:

方寸之内,气象万千
——略谈篆刻艺术
戴慧文 (北京) 高五组

    篆刻是用篆体字刻制的印章。字为白色的为“白文”印(也称阴文印),字为朱色的为“朱文”印(也称阳文印),也有半朱半白的。

    印章是一种凭信工具。春秋战国时,商品交换频繁,为了使货物和信简安全到达,就在捆绳的结上,用泥封固,再盖上印章。这种盖有印章的泥称为“封泥”。那时的印章多为“白文”,即字是凹的,这样印出来的字迹是凸的,比较清晰可辨。以后,印章的使用越来越广,帝王专用的称“玺”,官吏和平民用的称“印”或“章”。至东晋以后,文书改用纸、帛,印章才使用朱色印泥盖在纸帛上。

    唐代以后,印章从单纯的信物扩展到用于书画题跋和书画鉴藏,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艺术。宋元以后,一些文人、士大夫开始自己刻制专供玩赏的印章,篆刻与书法、绘画并列,并出现一些专门篆刻的艺术家。印章材料也由高硬度的金属、玉石和牙角等,转向石料,比较容易奏刀,因而篆刻艺术日益普及起来。明清两代,印人很多,佳手如林,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突出的有“浙派”和“皖派”。近代也有许多著名的篆刻家,如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等,他们的篆刻都与他们的绘画一样,有着很高的水平。

    篆刻艺术的基础是篆法和章法,它们犹如绘画的造型和构图;此外就是刀法,用刀和用笔一样,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故欣赏篆刻艺术,主要先从章法和用刀两个方面着眼,然后再整体地回味其意趣。

    篆书具有更多的象形因素,它的结体,有点像图案,也许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用它入印,比用其他字体入印更为美观,从而使篆刻成为印章艺术的主流。

    “学印必先明篆,习篆必先正字。”不会写篆书,就无从治印,篆刻与书法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也不是拿一本《说文解字》之类的工具书,查对一下篆字就可以解决问题的。篆刻家只有先写好篆书,深明篆意,结体方可正确,运刀才能畅达。

    印材一般多为方形,故印面文字也要随之平直方正。但篆书笔势较圆,所以入印时有的要化圆为方,使之介于方圆之间;有些斜笔,也要加以变化处理,以适合印面章法的需要。但是,有些印材呈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这时印文的布局就要根据印材外形加以构思,每个字的大小形态结构都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和差异,如“真趣”和“博浪踵相踪”二印即是。这类印显得更为活泼,常与方印配合着在书画上用。因此,篆法也与章法有一定的关系。

    章法是指印面文字的布局,即怎样把这些篆字安排得美观。从局部看,每个字有各自的章法;从整体看,全印有大局的章法。简明地说,不外就是分行布白、轻重虚实、疏密排比的学问。与书法、绘画的道理一样。

    有的篆刻,追求文字疏密肥瘦均匀,给人平正匀称之美。“冯海私印”各字笔画多少差别小,布局时占地相等即可。但像“敬身’’印,身字比敬字笔画少,若各占一半,必然右密左疏,因此把“身”字占地缩小,“敬"字占地放大,这样搭配就均匀了。更妙的是,为了使“敬”字左下方不至于太空,将“身”的竖笔向右弯一点,身字显得更活泼了。有时篆刻家采取“密者疏之,疏者密之”的办法,“中猛之印”中的“猛”字,因笔画较密,作者就有意把右下“皿"左右的两竖去掉,并适当放大,使之疏朗;“尹凤私印"中的“尹"字,笔画最少,右下空隙太大,作者就把右下倒垂的一画向里弯进去了一段,填补了这块空隙。不过,这种“增损”(故意增添或删减字的笔画)的办法不能过多破坏篆字的结体,否则就不易辨认了。

    有的篆刻不求整齐,而追寻奇逸多姿。“上下求索”印,将“上下”二字逼在右上角,造成右下的大块空白,与中上、左下的小块空白相呼应,疏密相间,饶有奇趣,颇具匠心。“博浪踵相踪”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显得更为变化多端。它在篆法和布局颇多匠心,点、圆、直线、斜线和孤线,穿插运用,错落有致。整体统一在一个经过破损而显得古朴的圆形内,令人叫绝。

    轻重、屈伸、挪让、承应等也都是章法中常用的技法,目的是求生动,破呆滞,使得布局变化丰富又和谐统一。“范朱之印”中的“朱之”二字,笔画较少,作者刻时,将其笔画加重,整个印面就显得饱满。此外,四个字笔画都太平直,“朱”有三画平行向下,“之”有三画平行向上,显得很刻板,作者就将四角削圆,将这对平行线各破开一块,就好多了,使人感到方中有圆。“有日无闲”印寻求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其中的“日”用正圆,“闲”成三个半圆,上下承应,即生趣味。“燕铭”印有意将“铭”的右半部往上提,留出大片空白,使之有疏有密;再将上边缘减弱,下边缘加重,矫正了上实下虚的感觉。总之,由于印文多种多样,如按自然组合,常要产生矛盾。篆刻家对矛盾统一得越巧妙,就越有艺术趣味。

    刻印时一般是握刀入石,旋转印石,以就刀势。各种刀法能呈现许多美感,如有的白文印如白雪纷披,似春蚕食叶;有的朱文印像斩钉截铁,或如高柳垂丝。篆刻家事先要胸有成竹,运刀才能心手相应,痛快淋漓;否则,刀法迟滞,线条艰涩,毫无金石趣味。从“恩骑尉印”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步步雕琢,像是春蚕食叶一般,白文线条犹如虫蛀痕迹,具有一种独特的古朴凝重的美感。“道不自器”这一方印,作者放刀直干,线条以方头见多,大有斩钉截铁之势,气魄很大。邓散木是现代著名书法篆刻家,从这件作品即可看出其大家作风。为了读者便于鉴别,这里举一失败的例子,从相反方面来说明一些问题。朱文印“相互同情”,是某报副刊发表的一件篆刻,且不论四个篆字写得别扭,不大得体;在章法和运刀方面缺点也很明显。章法也即四个字的布局,主要缺点在于平均对待,四等分,没有根据笔画多少适当调整占地大小,而且内文与边框没有有机结合,形成许多刻板的平行线,如 “同”字上方与上边线及左方与左边线等,没有作任何艺术加工,使之造成变化,显得十分呆板。运刀的主要缺点是没有发挥刻刀的优势,学会以刀代笔的技巧,仅仅为了刻出文字的笔道来,结果线条显得滞涩无力,似断似续,各自孤立,不相连贯,像是刻在肥皂上一般。不但看不出丝毫刀法韵味,反而通篇十分做作,并出现多处状如尖刺的痕迹,如“相”字的“木”旁,“情”字的青头,“同”字内的“口”,极为难看。这都是明显的败笔。

   一般地说,细文要刻得俊秀劲挺,粗文要质朴凝重,不宜有纤媚、重滞、臃肿的感觉。

    还有一种“肖形印”,仅在印面刻制简单的图像,不刻文字。这种肖形印是主人用来作为某种象征和寄情之用,画家也可用来点缀画面。不过肖形印并不多见。

    印章大多有边款,即在石章的侧面切刻署名款识,用楷、行、隶等字体。有的加刻图案,更是别致。边款犹如中国画的题款,镌刻上作者的姓名和制作年月,没有边款,印章就欠完整。别人或后人也难以考证其作者是谁,导致降低其艺术价值。边款的刻制并不容易,也需要很好的功夫,甚至比篆刻印面还难。内行人只要一看边款,即可估计到这个篆刻家的造诣如何。附图有当代著名书画家钱君匋先生所作印章的边款,刻有“君匋壬戊之春”六个行体字,刀法犀利,转折流畅,极为漂亮。

    这里顺便提一下,有时见到报刊发表一些印章作品,一概标为“××篆刻”,其中有的并不用篆字,有用楷体、隶体的,称为篆刻就不妥了。尤其一些私人名章,用的是金属、象牙、梨木刻制,用的字体基本上是楷和隶,笔画都刻得平滑顺畅,不留一丝刀痕,这种图章是单纯作为印信用的,与篆刻艺术不同,它只求字迹清楚匀称、布局整齐,不要求具有篆刻艺术品的某些趣味。故能称为篆刻的印章必须是篆字,印文布局错落有致,有明显的运刀痕迹和因此而形成的金石趣味。由于篆刻艺术有这么许多讲究,所以虽然它很小,但却可供人把玩,细细品味,获得“方寸之内,气象万千”的情趣。而一般的私人名章,是不具备这些艺术特征的。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