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2016年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信息传递 > 2007年至2016年 >

听刘再复如何谈他的厦大恩师---厦门大学微信公众号【信息传递】

上传时间: 2016-10-21  【字体:

忆师|听刘再复如何谈他的厦大恩师
转载自 2016-10-20厦门大学微信公众号xmu_1921


郑朝宗先生

 【名师名片】
    郑朝宗,1912年生,福州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曾任厦门大学讲师、副教授。1949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建国后,历任厦门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福建省文联第三届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中西文学研究。著有《小说新论》、《护花小集》等,主编《〈管锥编〉研究论文集》。1998年10月20日,先生病逝于厦门。

    听到郑朝宗老师逝世的消息后,我独自坐在窗前,面对崇深的落基山呆呆地想念着。无尽的缅怀不知从何说起。自从1961年听他讲授“西洋文学史”至今,将近四十年里,我的生命之旅就一直连着他的名字。他是一个真正影响过我、真正在我的心坎里投下过宝石的人。他写给我那么多书信,可惜大部分都留在沧海的那一边。尽管如此,他的名字还是伴随着我浪迹天涯。无论是飞行在白云深处,还是航行在波罗的海的蓝水中间,我都会突然想起他的名字。在天地宇宙的博大苍茫之中,他的名字和其他几个温馨的名字就是我的故乡。那时想起他是欣慰,此时想起则是悲伤。这么好的一位老师就这样远走了,满腹的心事再也无法向他诉说。

    在北京时,我收到他的许多信,其中有一封是他最动情的信,这是他告诉我师母去世消息的信。郑老师平时给我的信如同他的文章,总是把热烈的心包藏在冷静的文字里,可是这一回,他却放声哭泣,每一行字都充满着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内疚之情和感激之情。百日后,他又把悼念的文章《怀清录——一个平凡人的一生》寄来给我,其痛哭的泪痕犹在。在我的经历中,还没有见过一个人对妻子之死如此悲痛,如此把它看作是大事件。几十年的社会教育使我习惯于生活的革命状态,也习惯于把个人情感放在偏远的角落,而郑老师这封信却给我一次惊醒、一次人性教育:人间常情如此之真,真情真性如此之美,这种个体感情怎么可以忽略呢?郑老师是一个唤醒我人性底层美好部分的导师,他的教导不是通过他的言说,而是通过他的眼泪与深情。


刘再复(左)和郑朝宗先生(中)合照(1988年) 

    他和钱锺书先生的友情,已成为中国文坛的美谈佳话,郑朝宗老师和钱先生相处的日子大约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开始是清华园同一学系的一般同窗,到了1942年他赢得一个机缘,才成为钱先生的朋友。一经交往,郑先生立即进入钱先生的深层世界,并成为钱先生的莫逆知音。这不仅是因为郑先生眼光如炬,知道这位博学的朋友未来前程无量,更是因为郑先生有一颗纯朴之心,使他天然地排除骄傲、嫉妒等人性障碍,很快就发觉面前这位大才子身上有一种品格,即对人“不存势利之见”。“不存势利”,便是高洁的人品。郑老师发现,钱锺书虽然天分高,但好学不倦,不论身处什么环境都手不释卷。勤奋,也是品格。这一年郑先生和钱先生两人真是以心发现心。一年之后郑先生离开上海时,钱先生赠予他的三十行五言古诗:“清华曾共学,踪跋竟相左……”就足见他们的友情之深了。这之后,郑先生和钱先生一别十年,中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等历史沧桑,直到1953年他们才重新见面,可是到了1957年郑先生却陷入政治劫难,而钱先生也常处忧患之中。然而,不管世事如何浮沉,他们的友情始终坚如磐石。什么政治风烟都侵蚀不了他们的情谊。80年代,知识分子重见天光,郑老师把30年积淀下的仰慕之情化作对钱锺书学问的研究。他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别开生面地招收《管锥编》硕士研究生。能想到这一点,正是历史的结果,即1932年郑先生进入清华园之后就开始形成的既深邃又纯朴的眼光洞察的结果。招收《管锥编》硕士研究生,不仅是郑老师人生中精彩的一笔,也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精彩的一笔。

    80年代里我和郑老师不断通信,而督促我细读《管锥编》、学习钱先生的学品人品是老师信件的主要内容。他几乎每封信都要叮咛此事。郑老师还写信给钱先生,说我是他“最可靠的学生”,他用“最可靠”这个词,使我感动不已,至今难忘。后来钱先生对我格外关怀、格外信赖(以后我会在纪念钱先生的文章中细说),除了我自身的心灵倾向与心灵状态得到钱先生的挚爱之外,自然与郑老师的竭力推荐有关。郑老师在给我的信中对钱先生的评价与描述,每一句都是真挚的冰雪文字。

    其中有1986年1月6日的一封信,信上说:
    你现身荷重任,大展宏才,去年在《读书》第一、二期上发表的文章气魄很大,可见进步之速。但你仍须继续争取钱默存先生的帮助。钱是我生平最崇敬的师友,不仅才学盖世,人品之高亦为以大师自居者所望尘莫及,能得他的赏识与支持实为莫大幸福。他未尝轻许别人,因此有些人认为他尖刻,但他可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我与他交游数十年,从他身上得到温暖最多。一九五七年我堕入泥潭,他对我一无怀疑,六年摘帽后来信并寄诗安慰我者也以他为最早。他其实是最温厚的人。《围城》是愤世嫉俗之作,并不反映作者的性格。你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巨人,时时向他求教。

    这封信中的意思,郑老师叮咛过我几回。他的提示我记在心里。一个品学兼优的文化巨人就在附近,高高的山岳就在身边,我记住了。郑老师对钱先生的崇敬之情感染了我,使我更认真地读钱先生的书。郑老师要我好好向钱先生学习,而我从他的教诲中首先学到郑老师的品格:他的朋友之爱这么真、这么纯。说知音难求,是像郑老师这种知音才真的难求,这是一种品格、学识、情感、境界都集于一身的知音,这是时间、空间、人间邪恶无法动摇与影响的磐石般的知音。

    郑老师对妻子、友人、学术的真诚纯朴使我感动,而对于我——一个学生的真诚纯朴,更是让我感激。1988年,他已到古稀之年,而且身体很弱,但他还是要借文代会机会到北京。他说他不是想来开会,而是想“到北京看一老一少”。老的自然是钱先生,他在给我的信中说:“钱先生也在想念我,多年朋友至少得再见一次。”少的就是我。到了北京,一进我家,第一句话说的就是要见一老一少。那天晚上,我特别高兴,很想对郑老师说你要多多保重身体,可是又说不出,反而是他老人家一再劝我:人到中年,工作又多,可千万要注意身体,不可太劳累。过了两天,我们又见了一次面。这一次我们单独交谈,他对我说了许多“私话”和“知心话”。每一句都真的是“语重心长”。他说的话很多,我印象最深的是要懂得“壕堑战”。他说:“你生性率真,敢于直言,不留余地,这是好的,但屡屡赤膊上阵,一旦中箭倒下,反倒可惜。”这一意思倘若是别人劝我,我可能要辩白几句,可能要说“我不赤膊谁赤膊?!”但由郑老师相劝,我便觉得他是从情感最深处关怀我,而且有道理。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以为郑老师在劝解学生明哲保身。不是的,郑老师对我的仗义执言、敢于批评是衷心支持的,他的信件常常给我力量。

    就在这次见面之后,他返回福建立即给我写信说:
    近在人民日报上见君一文,其中颇多创见,敢言别人之所未言,此种胆识至堪钦佩,想钱先生必与鄙意相同。目前国内为人门户之见仍极牢固,前途当仍有连续恶战,为维护真理,死生以之,此亦我国传统美德之一,宜加继承。所宜注意者,即勿让两面二心小人乘机撩拨,从中取利,是高明人,自知保卫,毋庸愚之喋喋多言矣。

    郑老师劝我注意“壕堑战”,并非让我回避真理,而是教我如何更好地“为维护真理”去作“死生以之”的奋斗。这与鲁迅主张“壕堑战”而铮铮硬骨犹存是一个道理。

    郑老师对我的关怀与厚爱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了。大学三年级时,他开始讲授“西洋文学史”。郑老师对学生极为严格,必读的书非读不可,他的考试也极严格而别开生面,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会出一系列的填空题,例如《俄狄浦斯王》的作者、《复活》的男主角,都属于填空对象,倘若没有认真阅读就混不过去。期末考试时他出了更多难题,结果得五分的同学极少。我因得益于高中时就读了许多西方作品,加上特别喜欢郑老师的课,就学得特别开心,成绩优异。期末考试时,我分析哈姆雷特形象,把背诵的段落加以引证,使得郑老师非常满意。他甚至激动得情不自禁地在我的考卷背后题了诗。此事是考试之后许怀中老师告诉我的,他说,这次你的“西洋文学史”考得特别好,郑先生高兴得题起诗来。然而,因为郑老师是个“右派分子”,不可接触,我竟然无法到郑老师家去问及此事。这件事一直鼓舞着我,赴北京时,我把郑老师的“西洋文学史”讲义装进箱子里,在大北方的灯光下,一次又一次翻阅。一捧起讲义,我就想起郑老师题诗的事。这不是为自己受到欣赏而自美,而是我从中看到一种人与文化的炬火:一个老师可以为一个学生的好成绩如此真挚地兴奋,可以如此热血翻腾而难以自禁,这是何等伟大的教育者人格?何等伟大的教师性情啊!

    作者简介    刘再复,男,1941年生,1959—196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担任鲁迅先生创办的文学刊物《鼓浪》的主编,是著名作家、学者。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