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4年校友文萃 >

炮火声中的小小演出队------曾耳轩(南京)原国光中学教师【校友文萃】

上传时间: 2006-11-17  【字体:

炮火声中的小小演出队
曾耳轩 (南京) 原国光中学教师


▲曾耳轩教师

  【作者简介】曾耳轩, 女,汉族.南京市人, 1934年4月出生, 1950年12月参军, 1952年入朝,任炮兵7师11团文化教员, 荣立三等功一次。1955年转业,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1973-1979年在国光中学任教。1979年-1989年在南京市21中学任教, 1987年4月入党, 1989年6月退休。于2009年2月26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7岁。

  1952年夏天, 我团在朝鲜东线战场上,配合步兵抗击着多于我军几十倍的现代化装备的敌军。

  战斗打的十分残酷, 加上物资匮缺, 文化生活就更加单调。坑道里听不到新闻、音乐,看不到报纸。战士们常说:「能看一次演出, 比在家过年还高兴!」就在这时团政宣教股把团里十几名文化教员组成小小演出队, 派来杨友恒干事当队长, 率领我们到前沿炮阵地进行慰问演出。

  出发前股长张毅亲自来送行, 他详细介绍沿途的敌情, 要求我们一定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完成演出任务平安归来。他把团后勤送来的慰问品罐头和香烟, 还有警卫连和监护连在山坡上种的青菜和西红柿这些最稀罕的东西,交给我们带到前沿阵地,慰问坑道里的战友。在隆隆的炮火声中, 在敌机的空袭下, 我们演出队向前线进发。

  一路上我们要通过很多敌炮封锁线和敌机的疯狂扫射投弹。虽然险情不断, 但是队长杨友恒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我们。他凭着多年的作战经验, 掌握敌机投弹和敌炮的发射规律,判断出敌机在什么样的嚎叫声中不会就近投弹, 往往敌机在天空中盘旋, 我们还隐蔽着继续前进。有时一边走路一边编快板、相声,相互拉歌自演节目。还记得宋家尧同志打这快板说:「同志们呀 !快快赶,英雄炮连在前面……」大家忘记了艰险和疲劳,为开展部队文娱活动,鼓舞士气 ,早把生死置之度外。

  去前沿演出过程中, 我们曾多次遇到险情,印象较深的有两次 。一次是去3营演出途中经过敌炮封锁线时, 只听「嘟咣」一声, 大家卧在草丛中, 好一会不见动静,来接应我们的3营文 教马秉诚站起来向炮弹下落的方向跑去 ,忽听见他高兴的拍着手大喊:「同志们!前进!美国佬的炮弹没炸! 好险,它要炸了我们就都报销了!」第二次是赶往2营途中, 一路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来到一个开阔地, 四周只有稀落的枪声。大家放下背包想休息一下,只听杨友恒队长发出命令: 「不许停留,跑步前进!」累极的我跑不动了, 掉在队伍最后面,只见杨队长气喘吁吁的向我跑来,拉起我狂奔。啊! 就在这时, 排山倒海的敌人炮弹在附近爆炸, 山崩地裂、天昏地暗 ,卧在山边的我们满身尘土碎石。一次又一次的化险为夷,真要感谢杨友恒和马秉诚等同志。

  朝鲜的松树林, 阴暗潮湿的坑道就是我们的演出舞台。记得沈学伟唱胶东大鼓《炮兵英雄孔庆山》, 宋家尧说山东快书《说说咱的高机连》, 还有王传家等二胡笛子口琴合作。张润珍独唱《王大妈要和平》, 还有我跳了苏联的《红军舞》和朝鲜的《道拉吉》。海秀英和我女声对唱《美国兵十大怕》 ,这首歌开头歌词大意是「美国兵十大怕,天生纸老虎经不住打 ,抓住它的弱点消灭它, 嘿! 消灭它……」歌曲诙谐幽默, 讴歌了我军英勇善战、艰苦卓绝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把美国兵在战场山贪生怕死的丑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由于通俗易懂, 很受欢迎。往往唱了一遍还要唱第二遍、第三遍。后来这支歌在各连流传开了。只要我们下到连队, 战士们就会拉歌:「曾文教十大怕, 来一个!」「欢迎来一个!」我笑着向拉歌的战士走去说:「同志哥啊!你弄错了,是美国兵十大怕, 我可一怕也没有。」笑声掌声响成一片。后来海秀英调离11团,有的战士会主动和我对唱(这是以后的事了)。有时我们唱着唱着,观众就和我们一起合唱,场面十分热烈。战士们说:「团里演出队一来,我们劲更大了,苦和累都丢到清川江里去了。」有一次到3营某连炮阵地 ,通过电话把歌声传到了步兵最前沿阵地。步兵同志打来电话说:「唱的好!再唱一个让美国兵见识见识。」我们就用俄语唱了苏联歌曲《喀求莎》。

  在前沿阵地演出,遇到敌情马上停止演出,和战士们一起投入战斗,有的当炮手,有的搬炮弹,有的扛炮弹箱,有的到炊事班帮忙做饭送水。

  在前沿阵地巡回演出期间,利用空隙把英雄人物典型事迹编成快板、歌曲即兴表演。把当时国内流行的歌曲《歌唱祖国》《抗美援朝进行曲》等在连队教唱,大大丰富了战地文化生活。阵地上歌声,琴声,竹板声汇成一曲胜利乐章。我们还帮战士们写家信,缝补衣袜,在感情上我们已经融合在一起。临别时他们把珍藏的纪念品送给我们。走远了还听见「炮火震动我的心,胜利鼓舞着我们......」的歌声。泪水迷住了我的双眼。再见战友!

  50多年过去了,此情此景仿佛就在昨天,让人终生难忘。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