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校友文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校友文萃 > 2005年校友文萃 >

缅怀在国光母校的日子----------张祥裕(泰国) 高8组

上传时间: 2007-01-16  【字体:

缅怀在国光母校的日子
张祥裕(泰国)  初23组  高8组

    人一生的历程,最难忘怀的是在青少年这段黄金的历程,我恰是从十几岁这段一生中具有最深刻的回忆的时期在母校——国光中学度过,我是一九五七年从厦门集美侨校分配到国光中学初中二十三组,一直到一九六二年从高中八组考进厦门大学化学系,在国光中学度过整整五年的美好的时光。

    我出身在泰国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一九五六年怀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回到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当时一心想的是多学点知识,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理想是美好的,但道路也是艰难的,一切并不是如自己想象那么顺利。由于家中负担不了我的学习费用,我的一切学习与生活费用全靠国家的助学金资助。虽然在那个举国艰苦奋斗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周围的同学大部分都是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但是对一个刚从国外回来,举目无亲的侨生来说,所承受的压力自然会更为沉重。但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母校给予我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上自学校的郑明端校长,班主任叶振雄老师,一直到班上的同学如戴建国同学,同宿舍的同学如张高贤、庄志伟等都在学习上、生活上关怀与爱护,同学间更是相互鼓励与帮助,戴建国看我是一个“番仔”无亲无故,常常在星期六回家时带我到他家去过一个温馨的周末,夜晚带着手电筒到甘蔗园里去抓麻雀,好运时会捉到几十只麻雀可以大大“改善生活”一番,回校时更是给我带来不少的地瓜干与咸萝卜。(这些在当年都是可以果腹充饥的宝贝)。

    在国光中学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炼了我的意志,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三面红旗”、“大炼钢铁”、“困难时期”,这些政治运动与天灾人祸从现在的观点来看,都是劳民伤财的大笨事与政策上的大错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是一件对我们民族与青少年的一次意志的大磨炼,虽然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惨痛的教训。当时即使是在那种艰难的环境下,同学们依然同舟共济,互相鼓励。我们班去九都山上砍树烧炭,把深山老林的满山绿树砍得精光,山上的苦境与繁重的劳动强度是时时在考验着人的意志。到了“困难时期”的节约粮食,“瓜菜代”天天餐餐都是水煮大南瓜与水炒牛皮菜,日子是难熬的,但心中还憧憬着美好的明天。直到今日,我仍然在心灵的深处觉得这一些艰难困苦的折磨对日后在社会上的做人与谋生有着一股源源不绝的激励与动力 。

    中学生的年代有说不完的苦,但是有更多的欢乐与叙不尽的感恩,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师长的关怀爱护,同学间的纯真的友谊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得在高中时,一次到乡下参加抗洪救灾活动,在匆忙中把自己一副近视眼镜掉在洪水中,眼看着宝贝般的眼镜随着滚滚洪流一瞬间就被冲走得无影无踪,我的心像抽筋般疼痛,近视佬都知道,丢了眼镜就寸步难行,特别是对我这个身无分文的穷学生来说,更是一场噩梦。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天天都似乎在浓浓的云雾中度过,一切都是朦朦胧胧,上课时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只能用耳听,生活上的不方便更不必说。一副近视眼镜在当时也只区区两三元人民币,但对我这个袋子里只有几毛钱伙食费的穷小子来说,却是一笔大数目的钱。几个难熬的日子过去后,当时的班主任黄清江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叫我到他的房间去找他,二话没说,就从他袋子里掏出了三元钱,叫我赶紧到泉州市去配一副眼镜,当年的教师也过着清苦的日子,一个月的薪水也不过五、六十元而已,但黄清江老师毫不犹豫地给我热情的援助,帮我解决了一场“灾难”。虽然后来我还是向学校申请了辅助,还了黄老师这笔钱。但黄老师这种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却让我缅记了一辈子。

    文革的后期,我带了一家五口辗转经香港回到了侨居地——泰国。一场新的人生的搏斗又再开始了,一切都从生活的最底层重新起跑,但是我不再孤单不再畏惧,十多年的磨炼让我心中永远有源源不绝的原动力,这力量的源泉其中就有五年的国光学习生活所播下的火种。

    离开故国,三十年一瞬间就过去了,今天回头看看走过来的这一段路,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也没有经过惨烈的大风大浪。但在艰难的日子里,国光年代的激励一直是我勇往直前的动力。每逢到挫折时,当年艰苦奋斗的回忆就彷佛给我疲惫的身心再充一次电,跌倒了也再一次爬起来,擦干血迹重新奔向征途。今天我永远缅记着母校给我的恩情,永远缅记着陈嘉庚、李光前两位老校主给我们千千万万厦门大学、集美学校、国光学校的学子的荫庇!


左起:巫庭光(泰国)、张高贤(香港)、张祥裕(泰国)、戴建国(香港)校友

相关作品
留言本 | 关于芙蓉网 | 栏目介绍 | 联系我们(国光校友工作坊) | 联系邮箱 | 闽ICP备11028451号
   
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