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文章荟萃
您的位置:首页 > 芙蓉文苑 > 文章荟萃 > 2005年文章荟萃 >

校园足迹追寻------------------黄宗实(厦门) 高7組4班

上传时间: 2006-12-11  【字体:

校园足迹追寻
黄宗实(厦门) 高7組4班

黄宗实校友

    一九五八年夏季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南安二中初中部。是年秋,免试保送入国光中学高中七组四班,开始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岁月匆匆,人生步履也匆匆。转瞬间,离开母校国学中学已经将近四十多年了。这期间由高中而大学,由大学而走上人生奋斗之路,历经风雨
,几经世面,尝够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最难忘的是学生时代。四十年前,在梅岭山麓,芙蓉溪畔的国光校园,那一幢幢别具民族风格的白墙绿瓦的教学楼,师生宿舍楼,诸如新华楼、延平楼、延安楼、南侨楼和梅山楼, 曾留下莘莘学子的足迹,让我永难忘怀。虽然那些楼房绝大部分已换了新颜,但旧楼的雄姿依然让我们这批五六十年代在国光学习的老校友回想起来依稀可辨,那弥漫在新华楼前小花园和校园林荫大道周围的琅琅书声,依然在我耳边回响;课堂上和校园里严师诲人不倦的面容和身影,仿佛就在眼前,令我肃然起敬……

    进入新千年之前,我光荣退休。现在,仍然抱着暮年壮士之心,应聘私立侨办仰恩大学,搞管理,办报纸,工作依旧很忙。因此,无暇作长篇回忆,只能撷起当年学习生活的片断,如实记录下来,权当「杂记」。

师恩永难忘怀

    刚到国光中学时,就遇到了「大跃进」。大约有半年时间,我们基本不上课,全「泡」到运动中去。进入一九五九年,学校开始转入正轨,国光优良学风得到恢复。那时候,我们都有远大的志向和人生抱负,希望学好各门功课,将来有所作为。

    我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又是保送生,发奋努力,务求学好功课,这是立志气。因此,我最喜欢听课,每堂课都是聚精会神,听课和接受教师的课程内容,效果都很好。

    因为把上课看成是一种吸取知识,充实自己的最好机会,我对老师们讲课的神态、语气、提示、板书等,都特别注意。久而久之,老师们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的不同特点,不同风格以及他们的师表形象,就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未能忘怀。

    我无法,也无必要去回顾和复述当年老师讲课的内容和方法,但这些曾经为我们的成长而付出心血的恩师,不论他们如今仍然健在或已作古,我都一样的缅怀他们的教学业绩和师表风范:朱先兴教师的语文课,黄维良老师的化学课、林玉麟老师的几何课、陈文芬老师的代数课,李元屿和郭润铨老师的物理课等等,都给我留下永远难忘的印象。

    他们讲课的共同特点,都以因材施教为出发点,课讲得好、讲得精、讲得透彻,并且常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一个特点是,每个课程的时间没有全部用来讲课,而是留下5——6分钟,让同学们作练习或作实验,力求大家「消化」当堂课程内容。他们严谨教学和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从不在下课时再拖延一分钟,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观念。在走上社会时,不论是工作或开会,都遵守时间规定,干脆利落,不留尾巴。而对别人办事拖拉或者讲话不着边际,拖延时间的作风都感到厌烦。

风箱拉到睡着了

    刚上高中时,满以为国光是著名的侨校,师资力量雄厚,学风纯正,环境优美,可以在这里学好功课,将来学有所成,孰料刚入学不久,就碰到「大跃进」。高中部的同学都分批步行到离校三十多里路的「八都山」去砍柴烧炭,然后回校参加大炼钢铁。

    那时候国光校园从山头到山坡地,到处红红火火,好不热闹。同学们的情绪很高,动手垒起了带有土制的鼓风机的炼铁小高炉。为了木炭完全燃烧,以提高炉子的温度,让钢水「奔流」,同学们轮流干着不同的活:有的给小高炉加燃料,有的清理炉渣,有的拉风机,那时候吃饭不要钱,大家吃饱,夜以继日地干,不怕苦不叫累,那种精神确实很可贵。

    有一天深夜,(实是第二天二三点时分)我们四五位同学仍然围着小高炉转,该轮到我拉风箱。夜阑人未静,我使尽力气,手握着风箱的把柄,一推一拉,倒也很顺手的。可是在这下半夜时分,身体瘦小的我,实在太疲倦了,拉呀推呀,竟然闲着眼睛着了,人快要倾倒了。这时在旁的同学边大笑把我拉住,另一位同学就接替我的活。可我这时倒又精神起来,同学们劝我在地上躺一躺,调节一下精神。

    当时的青年学生很单纯,怀着一颗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心,都认为自己的行动是在大跃进,是项「超英赶美」的壮举,因此尽管放弃学业,尽管眼下的劳动多么苦多么累,也毫无怨言。当冲天的大火映着小高炉周围悬挂的横幅标语「为夺取1070万吨钢而奋斗」时,同学们又精神百倍地干起来。

颇具特色的《国光周报》

    现在每当我看到母校寄赠的用电脑排版的四开式的《国光中学》校刊时 ,我就感受到现代印刷革命的胜利,以「光」和「电」代替了「铅」和「火」,省却了人们多少繁重的手工劳动,节省了多少宝贵的时间!这印刷精美,报头套红,版面生动的校报,真让我们这批曾经在六十年代办过黑板报《国光周报》的老编辑老记者羡慕极了。

    那时的《国光周报》是以大黑板(约长2.5M高1.5M)为「纸」,以广告颜料或粉笔为墨,手抄为「印刷」的学生小报。黑板一块块摆放在校门内东西院正中人行道的两侧,最早只有四板「块」,后来增加到六至八板。到我们高七组接办时,最多增加到十板。

    那时学校有一批高水平的语言老师,如程清浦、郑守畋、朱先兴、王喜民、黄清江、周祖禁等。他们不仅书教得好,而且也常写东西在报刊上发表(朱先兴老师就给报刊写了不少宣传报道国光中学办学成绩的文章)。他们还善于指导学生的课外写作,对办好周报,也给予具体指导,同学中也有一些爱好写作的,他们也加入周报编辑部来,既当作者也当编辑。他们或诗或文或画,样样出色;个别同学还把一些习作寄到报刊投稿,被采用发表。

    从高二年开始,我也参加周报工作,负责编辑和版面设计,同时也当缮写员。当时有一批同学字写得好,都担任周报的缮写员,如高六组的黄国维、潘显祖、刘强池,高七组的苏加册、苏守棋,高八组的苏振篇、黄衍情等。

    《国光周报》不仅内容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学校的教学、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以及校园的文化生活,而且版面生动,字体端庄秀气,标题配以各种色彩及插图,格外醒目。当新一期周报挂出来后,立即吸引众多师生围着观看。

    《国光周报》不仅在学校工作中起到宣传,教育和鼓舞作用,推动了校风和学风建设,而且通过办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文写作人才,他们之中有些人,后来竟成为文艺界和新闻界的名人了。如高五组的刘再复、黄种生、戴慧文、李远荣和方航仙等同学。此外,有些周报的缮写员,通过抄报练笔,字写得很好,对其本人尔后从事的工作很有帮助,个别人后来竟成为书法家。总之,国光周报的创办,不仅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起到应有的宣传教育作用,而且也成为一个培养人才的基地。它在国光中学校史上的重要作用,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我的人生旅程中,这段历程仍是风风雨雨,甘与苦同在。每当夜阑人静,走笔行文时,总感到一种周期性的紧张与辛劳。这种辛劳又蕴含着让我难以割舍的母校校刊情结,于是动笔写了上述的零碎的回忆。

选自2002年香港校友会编辑出版之《思源》一书

作者简介:  

    作者黄宗实,母校高七组(1961年)毕业。现任厦门市老教授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光中学校友总会副会长、国光中学厦门校友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长期在厦门大学工作,曾任厦大宣传部科长、厦大工会秘书长、副主席等职。退休后,还兼任<<厦门大学校友通讯>>副主编,曾撰写过<<李光前与厦门大学>>等论文,被多家媒体及有关研究李光前的著作所引用。在职时被评聘为副研究员高级专业职称。

(1)

(2)

(1)创办于五十年代的《国光周报》,十多年长盛不衰,为学生喜闻乐见,培养了学生的文学兴趣,锻炼了一大批学生小记者、小编辑。

(2)1956年印发的「通讯员证」  


1956年《国光周报》的工作人员名单
感谢林智育校友提供以上有关《国光周报》的珍贵资料

相关作品
版权归作者所有